[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莫尔干涉的双远心镜头倍率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5934.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毅;程依光;刘俊伯;邓钦元;邓茜;唐燕;杨勇;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莫尔 干涉 双远心 镜头 倍率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莫尔干涉的双远心镜头倍率测 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光学系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各种镜头系 统倍率的标定也显得格外重要。而双远心镜头作为光学系统中常用的镜头系统之一,在光学 成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双远心镜头理论上可以在很长距离处保持一个固定放大倍数,并且 具有高分辨率,误差扭曲小等特点。常常运用于3D形貌检测,管道检测等领域中。目前测 量镜头倍率通常是通过针尖标定,也有通过线性模拟适应方法的,但是目前的测量标定方法 都有些复杂而且精度还有待提高。而通过莫尔干涉条纹的方法来标定双远心镜头系统的倍 率,具有高精度,大测量范围,无损伤等特点,通过一系列相位提取及相位解析方式后,最 后测定镜头系统的倍率精度可以达到0.1%,对于双远心镜头系统倍率的标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专利US4741617(A)在1988年公布了一种光学设备用于测量镜头实际倍率,该专利 设备中包括一个含有物镜的光学系统,通过一个十字线标记来标定被测镜头的倍率大小。同 时,中国专利CN103217275(A)在2013年公布了一种利用单个光栅来测量显微镜头倍率的方 法,通过被测显微镜头,单个已知周期光栅成像于屏幕上,通过相位算法计算出实际获取光 栅的周期大小,然后通过对比测量出显微镜头的实际倍率。但是上述方法中,一方面花费较 大,另一方面系统复杂且标定精度有待提高。
由于国内外目前在对镜头倍率的标定中,方法不多而且测量成本高,精度低。寻找一种 系统简单,精度高,成本低的镜头倍率的标定手段,对于现在的光学工程应用,特别是光学 成像系统中有很关键的作用。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双远心镜头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 实现原理简单,成本较低,工程化容易的高精度双远心镜头倍率方法仍然是目前国内外需要 继续突破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设计了所述的一种基于莫尔干涉的双远心镜头倍率测量方 法,可以实现高精度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莫尔干涉的双远心镜头倍率测量方法,在镜头倍率 测量过程中,光源通过光阑和准直镜后,入射到光栅G1上,平面波经过被测双远心镜头, 然后成像到光栅G2位置,两组光栅标记经过空间成像后重叠在一起形成莫尔条纹分布,最 后被CCD采集系统捕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通过分析CCD所采集的莫尔条纹确定 当前莫尔条纹的周期大小,从而反演得到被测双远心镜头的倍率大小。
其中,光栅G1经过一个双远心系统后,通过调节光栅G2的沿光轴方向的位置,在理 想光学系统前提下光栅G1可以成像与光栅G2完全重合。
其中,所用的两个光栅G1和G2均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并且拥有不同的周期。光栅 G1的上半部分周期大小为p1,下半部分周期大小为p2,照明光透过光栅G1后,再经过被 测双远心镜头(假设被测双远心镜头倍率为ρ),然后成像到光栅G2位置,光栅G2的上半 部分周期大小为p2,下半部分周期大小为p1,光栅G2可通过光栅G1倒置得到。
其中,利用双远心镜头的倍率的不同大小,通过光栅G1和光栅G2形成的莫尔条纹, 通过莫尔条纹的放大作用,检测计算出莫尔条纹的周期大小即可反推双远心镜头系统实际倍 率大小,获得较高的精度。
其中,利用双远心镜头的倍率的不同大小,通过光栅G1和光栅G2形成的莫尔条纹, 通过莫尔条纹的放大作用,检测计算出莫尔条纹的周期大小即可反推双远心镜头系统实际倍 率大小,获得较高的精度。
其中,莫尔条纹具有周期放大的功效,更容易测量出双远心镜头倍率的实际大小,但为 了满足高精度检测的要求,仍需要精确的相位解析精度,在莫尔条纹频域分析过程中,需要 从数字信号处理的角度分析各种误差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补偿措施。
其中,进行莫尔条纹周期测量过程中,误差波动都在10nm以内,通过一系列相位提取 及相位解析方式后,最后测定镜头系统的倍率精度可以达到0.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光栅G1和光栅G2形成最后的莫尔条纹,经过一系列的反推算法得 到最后的倍率测量结构,相比目前有的测量方法,该测量系统原理简单,系统结构也相对简 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