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电杆升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双源无轨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431.4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普;王波;宋金香;刘涛;宋忠凯;徐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 | 分类号: | B60L5/3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杆 升降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无轨电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电杆升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双源无轨电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日益重视,节能环保的无轨电车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实际上,无轨电车在日本、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也很受欢迎,甚至是很多全球知名宜居城市的城市名片。传统的无轨只能采用架空线网供电,可以保持集电杆始终挂在线网上;双源无轨电车使用架空线网和车载电池双源供电,在无架空线网区段使用车载动力电池组电能源驱动,能够脱离无轨电车线网行驶。在有架空线网的区段,再继续用线网电行驶。在挂网和脱网的转换时,需要实现集电杆的升降控制。
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一个升杆开关、一个降杆开关用来控制集电杆的升降动作;一个锁杆开关、一个解锁开关用来控制集电杆的锁止和解锁动作。因此如果要实现集电杆的升降控制,需要操作2-4个开关才能完成,司机操作繁琐且必须按顺序操作,劳动强度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杆升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双源无轨电车。该系统采用一个开关并结合控制器实现一键控制集电杆的降杆锁杆或者解锁及升杆,还可以调整升杆/降杆的时间以及降杆—锁止和解锁—升杆的时间间隔,提高升降杆过程的稳定性,缩短升降杆时间,减少司机操作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电杆升降控制系统,包括升降杆控制开关,所述升降杆控制开关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相连,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进气端均与辅助储气筒相连,第一电磁阀的出气端与第一气缸相连,第二电磁阀的出气端与第二气缸相连;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集电杆相连;
所述控制器根据升降杆控制开关的通断信号来控制第一电磁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导通,并从辅助储气筒取气送至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储气或排气,最终实现集电杆的降动作或升动作;所述控制器还输出锁止信号至第二电磁阀来控制第二电磁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导通,并从辅助储气筒取气送至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储气或排气,最终实现集电杆的锁止或解锁。
所述升降杆控制开关设有两个触点,一个触点与电源信号相连,另一个触点接地。
所述辅助储气筒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
一种双源无轨电车,为具有集电杆升降控制系统的双源无轨电车。
一种集电杆升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器接收到升降杆控制开关接通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接通,第一电磁阀从辅助储气筒取气,并将取出的气体传送至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随着压缩气体的逐渐增多压迫集电杆下降并最终脱离线网;
控制器接收到升降杆控制开关接通信号预设时间后,控制器输出锁止信号至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接通,第二电磁阀从辅助储气筒取气,并将取出的气体传送至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随着压缩气体的逐渐增多实现集电杆的锁止。
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器接收到升降杆控制开关关断信号,控制器结束输出锁止信号,第二气缸将其内部气体排出,随着第二气缸内的压缩气体逐渐减少,集电杆由锁止不动状态到解锁状态,并逐渐自由摆动;
控制器接收到升降杆控制开关关断信号预设时间后,第一气缸将其内部气体排出,随着第一气缸内的压缩气体逐渐减少,集电杆由于自身弹簧的拉力慢慢升起,并最终达到升杆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原来车上的两个到四个开关实现的功能用一个开关来实现,减少了开关数量、线束的铺设,降低了设计、生产成本;
(2)本发明实现了集电杆降杆—锁止或解锁—升杆两个动作的一键控制,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一键控制也避免了因认为操作顺序失误导致的升杆/降杆和锁止/解锁动作异常;
(3)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降杆—锁止或解锁—升杆动作的协调,也可以很便捷地调整动作时间,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集电杆一键升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升降杆控制开关,2控制器,3第一电磁阀,4第一气缸,5辅助储气筒,6第二气缸,7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车再生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车辆油门踏板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