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后续阳极氧化处理的压铸铝合金外壳铝基过渡涂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444.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涛;张亚梁;马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真空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46;C23C14/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52357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后续 阳极 氧化 处理 压铸 铝合金 外壳 过渡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铝合金外壳的铝基过渡涂层制备方法,用真空磁控溅射离子镀设备,采用多个电弧Cr基靶或Ti基靶在压铸铝合金手机外壳表面沉积形成Cr基底层或Ti基底层后,以多对均匀安装在炉体内壁的平面Al靶作为Al的来源,高纯Ar作为溅射气体,保证有效的辉光放电过程和靶材溅射,再在Cr基底层或Ti基底层上制备纯Al涂层。制备的压铸铝合金外壳,经后续阳极氧化处理后测试,氧化层外观色泽均匀,呈现各种色泽,氧化层显微硬度为Hv500,样品弯折180度后涂层无脱落,中性盐雾试验的耐蚀性超过48小时,完全达到了铝合金外壳的氧化涂层质量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后续阳极氧化处理的压铸铝合金外壳表面的铝基过渡涂层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一般要求轻质和便于携带,其外壳应具有完美的装饰性,以及抗划伤、耐腐蚀、耐磨损等优异的使用性能。因此,手机外壳多以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特别是铝合金金属外壳近年来普遍流行并得到广泛应用,其外观及触摸质感极佳,而且其易于上色,更能表现产品美观及设计感,这是不锈钢和工程塑料所无法比拟的。铝合金质量轻,但本身硬度不高,耐磨损性能不足,而电位又比较负,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就会氧化腐蚀。因此,铝合金手机外壳表面一般均采用阳极氧化技术来改善其外观装饰性能、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原理是在含有氧化剂的电解液中,通过电压放电,外壳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厚度约十几微米的Al
目前铝合金手机外壳主要采用数控机床加工(CNC)而成,但由于外壳形状复杂,加工工艺繁杂、加工精度高、生产周期长,难以满足大批量和高效率的生产要求,导致铝合金手机外壳采用CNC加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下降。基于此,近期手机制造行业正在研发铝合金压铸一次成型技术以替代CNC加工技术,有望显著提高手机外壳的加工效率,生产成本也会大幅下降。但铝合金外壳压铸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收缩气孔、杂质成分偏析、残余应力和显微组织改变等,这对外壳后续氧化处理时的表面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氧化层光洁度差、针孔多、氧化色泽不均匀和局部变形等。目前压铸外壳产品表面氧化处理的合格率仅20%左右。因此,急需研发针对压铸成型铝合金外壳的表面处理新工艺。
真空等离子体气相沉积镀膜技术在手机外壳表面防护涂层处理领域的成功应用已有十余年历史,该方法采用真空等离子体气体放电原理沉积涂层,具有工艺过程稳定、生产效率高、涂层综合性能优良,以及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近年来不锈钢手机外壳采用真空中频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先后镀制出满足不同市场需要的TiN、Ti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后续阳极氧化处理的压铸铝合金外壳的铝基过渡涂层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真空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的铝基过渡涂层具有稳定均匀的金属光泽,表面光滑致密,消除了压铸铝合金外壳的各种表面缺陷,完全可以满足后续阳极氧化涂层工艺加工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真空技术(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真空技术(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