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疲劳驾驶分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1252.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4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杜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驾驶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疲劳驾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汇总待分析车辆的车辆轨迹数据;
根据汇总的车辆轨迹数据包含的车辆轨迹点、车辆速度和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确定驾驶员持续驾驶时间;
若所述持续驾驶时间大于设定的阈值,则确定驾驶员为疲劳驾驶;
所述汇总待分析车辆的车辆轨迹数据,具体为,
按照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先后顺序对车辆轨迹点进行排序;
合并重复车辆轨迹点,将第一个被合并的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设为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的开始时间,将最后一个被合并的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设为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的结束时间,将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的结束时间与上报时间的开始时间的差值设为车辆在该车辆轨迹点的停留时间,将各个被合并的重复车辆轨迹点处车辆速度的平均值设为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处的车辆速度;
所述合并重复车辆轨迹点,具体包括:将车辆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速度、与相邻车辆轨迹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车辆轨迹点合并为第一类合并点;将车辆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与相邻车辆轨迹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且与相邻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ΔT1的车辆轨迹点合并为第二类合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驾驶员为疲劳驾驶之后还包括:根据与驾驶员疲劳驾驶有关的车辆轨迹数据确定疲劳驾驶数据,并输出所述疲劳驾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多辆车的疲劳驾驶数据进行分析,并展示疲劳驾驶数据的分布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总待分析车辆的车辆轨迹数据,还包括:
获取待分析车辆多次上报的车辆轨迹数据;
针对每一次上报的车辆轨迹数据,根据其中的车辆轨迹点,和/或车辆速度判断该车辆轨迹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数据,并在判断为是时,删除该次上报的车辆轨迹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次上报的车辆轨迹数据,根据其中的车辆轨迹点判断该车辆轨迹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数据,包括:
当该车辆轨迹数据包含的车辆轨迹点为漂移车辆轨迹点时,判定该车辆轨迹数据存在错误数据;
针对每一次上报的车辆轨迹数据,根据其中的车辆速度判断该车辆轨迹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数据包括:
当该车辆轨迹数据包含的车辆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阈值时,判定该车辆轨迹数据存在错误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汇总的车辆轨迹数据包含的车辆轨迹点、车辆速度和车辆轨迹点上报时间确定驾驶员持续驾驶时间,具体包括:根据经过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车辆速度和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确定驾驶员持续驾驶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经过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车辆速度和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确定驾驶员持续驾驶时间的步骤,具体包括:
S121读取一条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及相邻的车辆轨迹数据;
S122若所述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对应于第一类合并点,且车辆在该车辆轨迹数据的车辆轨迹点停留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ΔT2,则确定车辆有过停留,转至S126,否则转至S123;
S123若所述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中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与上一个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的差值ΔT大于ΔT1,转至S126,否则转至S124;
S124若ΔT大于第三预设时间间隔ΔT3,且所述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和上一条车辆轨迹数据都对应于合并后的车辆轨迹点,转至
S125,否则转至S127;
S125若所述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的车辆轨迹点与上一个车辆轨迹点间的车辆的平均速度V小于上两个车辆轨迹点间车辆的平均速度V1,且V小于所述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的车辆轨迹点与下一个车辆轨迹点间车辆的平均速度V2,转至S126,否则转至S127;
S126将疲劳统计起始时间设为所述待分析车辆轨迹数据中车辆轨迹点的上报时间的结束时间;
S127计算当前时间与疲劳统计起始时间的差值,所述差值为驾驶员持续驾驶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2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速度的道路规划方法
- 下一篇:交通安全监控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