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2222.2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章新能;何源;李遥;何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覆层 加工 装置 | ||
1.一种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机和挤出成型机 (14),所述混料机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混料筒(6)、缓冲段(1)和出 料段(2),所述出料段(2)的外部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振动板(3),所述 振动板(3)的内侧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防结条(4)且所述防结条(4) 贯穿所述出料段(2)的侧壁,所述振动板(3)的顶部与弹簧(5)相连接; 其中,所述防结条(4)自顶部向底部倾斜于所述出料段(2)的侧壁,所述 出料段(2)的下端位于所述挤出成型机(14)的料斗的正上方;
所述混料筒(6)内设置有横梁(7)、第一搅拌棒(8)与第二搅拌棒(9), 所述第一搅拌棒(8)与第二搅拌棒(9)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7)两端且 自上而下向中心靠拢,所述第一搅拌棒(8)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搅拌棒(9) 的长度,所述横梁(7)与位于所述混料筒(6)外部的第一电机(13)相连 接以使得所述横梁(7)能够绕所述混料筒(6)的轴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5)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混料筒(6)的底部;或者,所述防结条(4)焊 接于所述振动板(3)的内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结条(4)铰接于所述振动板(3)的内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防结条(4)与所述出料段(2)的侧壁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为30-6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 冲段(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出料段(2)为上宽下窄的圆台形筒状结 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 冲段(1)的顶部的口径小于所述混料筒(6)的底部的口径,所述的底部的 口径不小于所述出料段(2)的顶部的口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结条(4)为上尖下宽的三棱条。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棒(8)和/或第二搅拌棒(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0) 以驱动所述第一搅拌棒(8)和/或第二搅拌棒(9)绕轴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 梁(7)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枝接有定向杆(12), 所述第一搅拌棒(8)和/或第二搅拌棒(9)贯穿于所述定向杆(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包覆层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搅拌棒(8)和/或第二搅拌棒(9)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2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纤维束的扩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简易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