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2432.1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5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雄;翁文;黄见洪;陈金明;吴鸿春;李锦辉;葛燕;林紫雄;张志;刘华刚;黄海洲;阮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4/135 | 分类号: | B29C64/135;B29C64/2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设备 | ||
1.一种3D打印设备,该3D打印设备包括液体槽、传送部件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槽底部有通孔;
所述工作台与所述传送部件连接,并能固定在该传送部件上;所述传送部件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在工作台固定在传送部件上时带动工作台一起上下运动;
所述传送部件中位于工作台固定处下方的部分为传送部件的下部,传送部件的下部能够插入该通孔中,并且在打印过程中所述传送部件的下部与通孔密封配合,从而所述传送部件能够贯穿液体槽上下活动,并且液体槽中的可聚合液体不会泄漏;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在打印过程中浸入可聚合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
在液体槽盛装可聚合液体前,传送部件的下部的一部分已经插入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壁上形成或设置密封结构,以防止打印过程中液体槽中的可聚合液体通过通孔泄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凹槽和密封部件,该环形凹槽设置在该通孔内壁上,该密封部件能够放入该环形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为一个或多个,并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传送部件的数量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为一个或多个,并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传送部件的数量匹配。
6.一种3D打印设备,该3D打印设备包括液体槽、传送部件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槽底部有通孔;所述液体槽底部环绕该通孔向内或向外凸出形成中空结构体;
所述工作台与所述传送部件连接,并能固定在该传送部件上;所述传送部件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在工作台固定在传送部件上时带动工作台一起上下运动;
所述传送部件位于工作台固定处传送部件的下部能够插入该中空结构体中,并且所述传送部件的下部与中空结构体密封配合,防止打印过程中液体槽中的可聚合液体通过中空结构体泄漏;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在打印过程中浸入可聚合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
在液体槽盛装可聚合液体前,传送部件的下部的一部分已经插入液体槽的中空结构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体内壁上形成或设置密封结构以使所述传送部件的下部与中空结构体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凹槽和密封部件,该环形凹槽设置在该中空结构体内壁上,该密封部件能够放入该环形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体与所述液体槽一体成型或单独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的下部为圆形杆或方形杆,其形状与中空结构体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为一个或多个,并且所述中空结构体的数量与传送部件的数量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该3D打印设备还包括电机系统,电动系统中的电机控制所述传送部件上下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液体选自光可聚合、或自由基可聚合单体、酸催化可聚合液体、水凝胶、可光固化的硅酮树脂、可生物降解的树脂、可光固化的聚氨酯、高性能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4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3D打印机盛液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自适应增减纱三维织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