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自动引导智能停车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4354.9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图像 识别 技术 自动 引导 智能 停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自动引导智能停车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现有的停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使得停产难这一社会矛盾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和突出,严重地扰乱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并且,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创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智能停车管理体系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在传统停车场管理中,场内到底还有多少停车位可以使用,管理者一无所知,只能靠人工去勘察。且须配备大量的专职场内管理人员。依靠人工去引导车辆停放,影响停车场形象、增加管理成本。如果停车场没有配备专职引导的管理员的话,泊车者入场后无法迅速的进入泊车位置停放车辆,只能在场内无序流动中人工寻找空余车位,不但占用场内出入主车道资源,甚至造成场内交通拥堵。
目前也有一些智能停车系统面世,但是现有的全视频智能停车系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停车引导,传统的停车诱导功能只是通过显示屏向车主公布场内的空余车位数,在车位比较少的情况下,车主进入场内,是不能快速地找到空车位。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自动引导智能停车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自动引导智能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进入停车区域的车辆图像,并将车辆图像二值化,根据二值化图像的投影计算车型大小;
S2、对停车区域的车位进行实时统计;
S3、根据车型大小选择相匹配的车位,并根据车辆与车位的相对位置计算最佳车位;
S4、计算车辆当前位置到最佳车位的最优路径,将最佳车位信息和最优路径发送给车主;
S5、对车辆进行跟踪,并向车主实时推送方向指示信息;
S6、当车辆行驶到最佳车位的预设范围内,控制设置在车位上的指示灯闪烁;
S7、车辆成功停靠在车位上后,指示灯停止闪烁,并对车位统计信息进行更新。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S11、获取多幅包含车辆的初始图像,并获取各初始图像对应的背景图像;
S12、参照背景图像从对应的初始图像中提取车辆原图,并结合多幅车辆原图复原车辆图像;
S13、将车辆图像二值化,根据二值化图像的投影计算车型大小。
优选地,步骤S11中根据动态背景更新方法获取各初始图像对应的背景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停车区域的全场图像;
提取初始图像的采集时间,并根据初始图像的采集时间获取车辆经过前采集的最新的与初始图像位置对应的区域图像作为背景图像。
优选地,步骤S5具体为:根据动态背景更新方法对车辆进行跟踪,并向车主实时推送方向指示信息。
优选地,步骤S3具体为:根据车型大小选择相匹配的车位,并计算各相匹配的车位与车辆之间的行程,选择行程最短的车位作为最佳车位。
优选地,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存储模块、车位统计模块、车位匹配模块和消息推送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停车区域的全场图像;图像存储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其用于存储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并存储图像采集时间;
车位统计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其根据全场图像获得空余车位信息;
车位匹配模块连接图像采集模块和车位统计模块,其从图像采集模块获得进入停车区域的车辆图像,并将车辆图像二值化,根据二值化图像的投影计算车型大小;车位匹配模块根据车型大小从空余车位选择相匹配的车位,并根据车辆与车位的相对位置从相匹配的车位中选择最佳车位;
消息推送模块与车位匹配模块连接,其用于将最佳车位信息发送给车主。
优选地,还包括车辆追踪模块,其分别连接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存储模块,其根据动态背景更新方法获得车辆当前位置,并计算当前车辆位置到最佳车位的最短路径;消息推送模块还与车辆跟踪模块连接,车辆跟踪模块通过消息推送模块将最短路径发送给车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徐海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4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