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飞行器自主安全飞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7252.2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侯中喜;高俊;陈清阳;鲁亚飞;冒云慧;李茹;郭天豪;柳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胡伟华;张小雪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飞行器 自主 安全 飞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自主安全飞行控制方法,包括两部分,一是在飞行过程中,针对无人飞行器飞行状态改变,采用对误差数据进行滑动窗口滤波,有效剔除与当前状态无关的历史数据、扰动过大的数据,加快收敛过程,减小超调,增加无人飞行器状态改变过程的稳定性。二是针对无人飞行器航路点切换,通过以下逻辑进行航路点的切换,首先判断无人飞行器与当前目标航路点之间的距离,同时,为了飞行安全考虑,当不满足上述切换条件而判断出无人飞行器与目标航点平行于航迹的距离小于一定值时,系统也会自动将目标航点切换至下一航点。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无人飞行器状态改变的稳定性和航路点切换的可靠性,能够切实提高飞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无人飞行器自主安全飞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无人飞行器技术迅猛发展,无人飞行器能够搭载很多先进设备,通过自驾仪预设航迹和人在回路远程遥控的方式,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可以有效规避飞行员驾驶飞机所承担的风险,这体现出了无人飞行器巨大的安全优势。
同时,随着无人飞行器民用化的步伐,无人飞行器在航拍摄影、城市道路测绘、交通监控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执行这样的任务,无人飞行器的自主飞行能力和安全性能不容忽视,因为城市人口密集,无人飞行器一旦从高空坠落,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无人飞行器执行任务的可靠性、任务能力,尤其是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问题一,无人飞行器在空中执行飞行任务,根据任务需求,任务高度,任务速度都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这就涉及到无人飞行器飞行状态改变过程中,自身控制舵面中立位置的调整问题。在经典控制方法中,一般都是依靠对误差的积分求出新的平衡位置,误差的积分中包含了所有的历史信息,其中包括扰动过大的错误信息等。离当前时间较远的历史信息和错误信息对当前状态改变是没有益处的,一方面历史状态与当前状态的控制舵面的中立位置不同,历史信息阻碍当前状态的改变,需要超调较长时间才能消除历史信息的影响,影响收敛速度;另一方面,错误的历史信息需要较大的超调来消除,影响状态改变的稳定性。
问题二,无人飞行器在空中执行飞行任务,其飞行航迹是由一系列带有顺序编号的航路点组成的,航路点主要包含了经纬度、高度、飞行速度等信息,主要作用为引导无人飞行器沿固定轨迹飞行,航路点可简称为航点。航路点通常是飞行前设计好,上传到无人飞行器自驾仪里,也可以实时在线更改,飞行前设计好的航路点称为预设航路点或预设航点,两个相邻编号的预设航路点之间连线的轨迹称为预设航迹,在实时飞行过程中,无人机被控制系统指引希望到达而暂未到达的航路点称为当前的目标航路点或目标航点。无人机到达目标航路点附近以后,控制系统将按照一定的控制逻辑对目标航路点进行操作,将目标航路点切换为下一编号或指定编号的航路点。航路点切换过程中切换逻辑十分重要,切换逻辑需要对无人飞行器飞行精度和飞行安全进行综合考量。如果过分要求无人飞行器飞行精度,将航路点切换的提前转弯半径设置的很小,无人飞行器由于受本身转弯半径的限制和风的扰动的影响,可能始终无法飞进切换区域,导致无人飞行器在目标航路点附近以大坡度滚转角转圈,极易诱使无人飞行器坠毁;同样,如果仅考虑安全性,只要无人飞行器与目标航路点平行于航迹的距离小于一定的值就切换到下一航路点,那么,此时无人飞行器可能与目标航路点垂直于航迹的距离还较远,无人飞行器还没有能执行该航路点预设的侦查或打击任务,就已经切换到下一航路点,这样无疑会影响无人飞行器执行任务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无人飞行器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人飞行器自主安全飞行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无人飞行器自主飞行控制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7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