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9504.5 | 申请日: | 201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T.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D9/12;F02B37/01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罗闻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发动机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2月19日、申请号为201080007304.0、发明名称为“内燃发动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具有单级或多级涡轮增压的内燃发动机中,在某些运行状态(如发动机超速运行或者制动模式)下由于空气供应不充分而在发动机进气管线内产生真空,并且发动机因此从压缩机和涡轮增压器的支承壳体(或者在二级涡轮增压的情况下,从压缩机和高压级的支承壳体)吸入空气以及燃油,该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内燃发动机的排气量值与涡轮增压器的油耗因此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创造一种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这使之能够特别是在发动机制动模式下有充足的进入空气的供应并且由此防止该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排气量值的损害与油耗的激增。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可控的旁路安排的设计导致在发动机制动模式下向该内燃发动机的充足的空气供应,这是在于环境空气是通过一种绕过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的旁路安排而吸入的并且被供应到内燃发动机的空气进气部分上。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旁路安排的空气供应可以通过一个旁路阀而受到控制。这种控制在发动机进气管线中出现真空时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来提供、或者通过一个分离的控制单元/控制阀(它可以例如被直接连接到进气歧管或另外连接到高压压缩机上)来提供。可替代地,依赖于制动翼板位置的控制可以通过一个位置传感器和一个PWM阀来提供。此外,通过该发动机控制单元对该旁路阀的电动控制以及通过一个致动马达或电磁阀对该旁路阀的致动是有可能的。
附图说明
从根据附图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以下说明中,可以得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特征以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一种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上的旁路安排的示意性图解;并且
图2示出了该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的这种旁路安排的旁路阀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燃发动机1的示意性图解,该内燃发动机具有在这种增压涡轮式内燃发动机1上的根据本发明的旁路安排。如从图1中可见,内燃发动机1包括一个空气进气部分2和一个排气部分4。在排气部分4与空气进气部分2之间在一个排气再循环管线中安排了一个冷却器19和一个安排在下游的控制阀20。被连接到排气部分4上的是一个排气管线5,该排气管线将排气部分4连接到图1中所展示的一个二级涡轮增压器系统的高压级HP的涡轮增压器6的涡轮机8上。同样被连接到内燃发动机1的排气部分4上的是一个具有旁路控制阀18的旁路管线17,这个旁路管线17绕过涡轮机8。该二级涡轮增压器系统的一个低压级LP被安排在高压级HP的下游,这个低压级LP包括一个涡轮增压器13,该涡轮增压器带有一个涡轮机15和一个压缩机14。此外,一个制动翼板16被安排在排气管线5中。
一个空气进气管线3从高压级HP的压缩机7通入内燃发动机1的空气进气部分2。一种旁路安排9的空气供应管线10在流动方向R上压缩机7的下游开放,通过这个空气供应管线的空气过滤器11使环境空气AA可以被引入空气进气管线3中。在空气供应管线10中还安排了一个旁路阀12。
图2示出了旁路阀12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如从图2中可见,旁路阀12具有一个阀门壳体22,该阀门壳体通过一个端口29被连接到压缩机7上、通过一个端口30被连接到空气进气部分2上、并且通过一个端口31被连接到空气供应管线3上。流动进入端口29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以及从端口30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在各自的情况下是由一个箭头R表明的。流动进入端口31的环境空气是由一个箭头AA表示的。阀门壳体22在其中安排了一个支承本体23,该支承本体通过多个腹板28被紧固在阀门壳体22内。在支承本体23的内部,一个轴销25被保持或安装在一个轴销支承安排27之中。轴销25的相反端被紧固在一个阀门本体21的中央开口内。一个弹簧26被安排在支承本体23与阀门本体21之间,这个弹簧26通过一个O形圈24将阀门本体21密封在阀门壳体22的一个密封座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公司,未经博格华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