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碗状凸起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0926.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晨;贾亚楠;靳向煜;殷保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95 | 分类号: | D04H1/495;D04H1/70;D04H1/4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碗状 凸起 消防 隔热层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带碗状凸起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隔热层材料均匀度高,成本低,隔热、防热辐射效果好,热防护性能优异,可广泛用于消防服和其他防护服中。
背景技术
消防服是保护工作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战士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工具。消防服普遍采用多层织物组合而成,通常由外及内依次为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其中隔热层主要用以防止和较少消防员在灭火作业时周围火焰及高温气体对消防员身体的损伤。
目前市场上的隔热层大多是水刺毡或针刺毡,且与针刺法相比,用水刺法生产的隔热层具有重量轻,均匀度好,隔热性能强的优点;市场上隔热层的原料大都采用芳纶1313和芳纶1414混纺,重量配比为70/30或80/20,这种隔热层满足防火隔热的基本要求,但其成本太高;黄锐镇等人研究的隔热层面料虽然加入了阻燃、耐热性能优异,且价格较低的芳砜纶纤维,但是他们使用的芳砜纶可纺性差,需要与价格较高的芳纶1313混纺,以改善产品的均匀度;刘雪锋等人为了改善消防服的舒适性,降低消防服重量,提出不再使用芳纶毡作为隔热层,而使用空气隔热层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会降低消防服的整体热防护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消防服隔热层材料制备技术的缺陷,降低隔热层的成本,同时使其保持良好的阻燃、隔热的效果,是目前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采用现有技术所制成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纤网均匀度差、成本高、用于消防服整体隔热性能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碗状凸起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芳纶1414纤维和改性芳砜纶纤维,经称重、开松混和、梳理成网、交叉铺网、牵伸得到纤维交叉排列的纤网,再经预湿、正反面各一道转鼓水刺、三道正面带碗状凹坑转鼓水刺、烘干和卷绕,制成正面带碗状凸起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原料准备:
将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芳纶1414纤维20%~30%和改性芳砜纶纤维70%~80%采用常规非织造技术开松混和,先经开包机称重开松,然后通过大仓混和机混和,再经精开松机开松,得到芳纶1414纤维和改性芳砜纶纤维混和均匀的纤维原料;
第二步:成网:
将第一步得到的纤维原料采用常规非织造技术成网,先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再喂入交叉铺网机进行铺网,铺成的纤网再经牵伸机牵伸,形成纤维交叉排列的纤网;
第三步:水刺:
将第二步得到的纤网喂入水刺机,按预湿水刺、第1道纤网正面转鼓水刺、第2道纤网反面转鼓水刺、第3~5道纤网正面带碗状凹坑转鼓水刺的顺序,逐步加固纤网,得到湿态的带碗状凸起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
第四步:烘干卷绕:
将第三步得到的湿态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经烘干、卷绕,最终制成碗状凸起的消防服隔热层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芳纶1414纤维的线密度为1.67分特,长度为51毫米;改性芳砜纶纤维的线密度为2.22分特,长度为51毫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的准备条件为:在湿度为80%的环境下。
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的纤网幅宽为3.6米。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中的预湿水刺的水压为2.5~20兆帕;第1道纤网正面转鼓水刺和第2道纤网反面转鼓水刺分别在两个转鼓上进行,其水刺压力分别为40~45兆帕和50~55兆帕,两个转鼓内部的真空度分别为17~21千帕和21~23千帕,喷水板的喷水孔的直径均为0.1毫米,排列密度均为15个/厘米;所述的第3~5道纤网正面带碗状凹坑转鼓水刺在一个带碗状凹坑转鼓上完成,其水刺压力分别为70~80兆帕、85~95兆帕和75~85兆帕,喷水板均为双排喷水孔,喷水孔直径均为0.13毫米,排列密度均为14个/厘米,带碗状凹坑转鼓内部的真空度均为32~37千帕。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中的带碗状凹坑转鼓的鼓套由三层构成,里层为冲孔钢板圆筒,中间层为50目平纹不锈钢钢丝圆网,表面层为100目平纹不锈钢钢丝圆网;所述的中间层圆网和表面层圆网均绷紧在里层冲孔钢板圆筒上,且在冲孔钢板圆筒的每一个孔处,均向孔中凹陷,形成深度为2~3毫米、直径为6~8 毫米、沿鼓套长度方向和圆周方向的间距均为10~12毫米的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