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等富营养水体除磷控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2462.0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彬;黄绵松;樊文;武锁林;王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28;C02F1/52;C02F11/00;E02F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等 营养 水体 磷控藻 方法 | ||
1.一种中等富营养水体除磷控藻的方法,所述的中等富营养水体是指富营养化指数为60~70的水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围隔:在待修复水域周围用固定桩插入水体底部硬质层中,在固定桩顶部和中部用钢索横向连接形成围栏结构;通过钢索将围隔布固定于围栏结构的内侧,使围隔布完全包围待修复的水域,使围隔内水体与围隔外水体完全隔离;
(2)水体加药和搅拌:采用船载投药器向围隔水域内投加硅藻土,并通过搅拌器使硅藻土与水体混合;投入的硅藻土形成絮状颗粒并沉淀后,向围隔水域内投加秸秆;
(3)底泥清淤:投加秸秆后,当围隔水域内底泥中磷含量大于500mg/kg时,采用环保绞吸式挖泥船对围隔水域内的底泥进行底泥清淤,清淤厚度为30~60cm;
(4)底泥固磷:底泥清淤后,将氧化铁、碳酸钙和其它无污染水域底取得的泥沙混匀后得到混合底泥,将混合底泥铺入清淤后的底泥中,厚度为5~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固定桩插入硬质层中的深度大于1m,固定桩顶部高出待修复水域水面的高度大于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围隔布为不透水且具耐水性的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围隔布底端与水体底部相接,围隔布高于待修复水域水面的拦水高度大于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立方米围隔水域中,硅藻土的投加量为70~100g;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400~600r/min,搅拌时间为15~30min;硅藻土的沉淀时间为4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秸秆的尺寸为2~5cm;每立方米围隔水域中,秸秆的投加量为30~60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氧化铁和碳酸钙质量比为1~4:1,氧化铁和碳酸钙的质量之和为混合底泥总质量的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控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体中总磷含量大于0.05mg/L或底泥有机质含量大于4.8mg/kg时,放养三角帆蚌,放养密度为1500~3000g/m3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24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