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电故障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914.X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单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立辉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电 故障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电故障检测系统,包括: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能量化监测处理模块、压差监测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用电故障检测系统,对电源模块和各个耗电模块,首先分别获取电流电压乘积,然后设定时间段对电流电压乘积进行积分,获得电能或参考电能,然后通过各时间段电能或参考电能,监测电源模块和各个耗电模块的用电及隐患状况。本发明中,对电流电压信号进行乘积产生功率,然后功率再对时间积分,相当于对细小的电流电压信号及微弱隐患信号进行放大判断,有利于保证中早期隐患监测的深度,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用电故障隐患较小而不易被察觉的状况发生,可以实现故障隐患及早被发现,从而保证汽车用电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故障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代步交通工具,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随着电力应用的发展,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和电气混合汽车、电油混合汽车的比重越来越大,简而言之,电力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故而,汽车安全监测中也应该重视汽车用电系统电气参数的检测。
在当今许多电气检测工作过程中,一些重要电气故障参数比较难用现有仪器直接测量,有些电气参数在停电检修期与运行期的状态特征差别很大。绝大多数电气工作状况及故障状况可通过电流、电压等参数准确地描述反映,但电流、电压是时变性暂态参数。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设备实行定期维修制度,但定期维修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内部的故障隐患;当前汽车设备维修制度正向状态维修方向发展。一些新的在线故障监测技术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但目前缺乏针对极早期、中早期阶段的隐患在线监测装置和技术;故障录波技术,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电气在线故障监测技术手段,它通过实时检测记录电流、电压等时变性暂态参数在故障期间实际采样点组成的波形图反映故障状况。但是故障录波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同时,电气异常参数值一般远小于故障定值,在故障录波监测的范围之外,扩展到异常录波会造成更加海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处理,这显然不是嵌入式微控制器系统的优势所在。
针对单独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的检测,还有利用电压积分和电流积分的方法。例如:日本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能够检测驱动电路中流过电流的异常的电源装置》(专利号为:CN200510079921),采用电流对时间的积分计算,通过该积分与阀值的比较,判断电流是否异常;日本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的发明专利《蓄电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CN201080036072),采用电压对时间的积分计算,使用该电压积分作为蓄电池的蓄电状态量。美国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技术《过量电流检测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110311305),也是采用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值,判断是否超过阀值,启动相关控制行为。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用电故障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用电故障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汽车内部电源模块、电气线路及各耗电模块的工作及隐患状态,包括: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能量化监测处理模块、压差监测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
电压采集模块与电源模块和各个耗电模块连接,分别用于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和各个耗电模块的工作电压;
电流采集模块与电源模块和各个耗电模块连接,其用于采集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及剩余电流,并用于从各个耗电模块采集输入电流与剩余电流;
温度采集模块连接到汽车各发热部位,分别获取各发热部位的温度;
压差监测模块与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将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与预设电压阈值比较,判断电源模块工作状况;并分别获取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与各个耗电模块的进线入口处工作电压的电压差值,根据各电压差值判断从供电电源到各个耗电模块的供电线路工作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立辉,未经单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