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2毒素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769.7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东;冉海宁;杨阳;唐春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素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T‑2毒素的方法及试剂盒,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T‑2毒素核酸适体与单链信号探针ssDNA杂交,形成杂交链;(B)使该杂交链与待测样品接触,当待测样品中有T‑2毒素存在时,杂交链与T‑2毒素反应释放出单链信号探针ssDNA;(C)利用DNA扩增,使杂交链成双链DNA,然后用外切酶,将双链DNA水解成单核苷酸而清除双链DNA,此时体系中留下ssDNA;(D)在ssDNA诱导下,银离子还原生成近红外荧光银纳米簇;检测体系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的T‑2毒素的含量。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低成本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纳米生物传感以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T-2毒素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T-2 毒素(trichothecenes, TS)主要由三线镰刀菌等多种真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之一。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Q)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把这类毒素同黄曲霉素一样作为自然存在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源,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常见的污染田间作物和库存谷物的主要毒素,对人、畜危害较大。T-2 毒素在室温条件下非常稳定,放置6~7年或加热至100~120℃1小时不能破坏其毒性。目前还没有对T-2 毒素中毒的特异性防治办法,唯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避免接触或减少接触。因此,对T-2毒素的检测非常必要。
目前,检测T-2 毒素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免疫层析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法。最近,中国专利CN 105021593 A公开了一种基于足点域和杂交链式反应测定T-2 毒素的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的各有其缺点:如色谱-质谱联用法,不仅仪器价格昂贵,且需药专门技术人员才能胜任,难于普及;免疫法试剂贵且易于失活;基于足点域和杂交链式反应测定T-2 毒素的方法,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通过标记的DNA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检T-2毒素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检T-2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T-2毒素核酸适体(Apt)与单链信号探针ssDNA杂交,形成杂交链;
(B)将待测样品溶液加入到该杂交链溶液,当待测样品中有T-2毒素时,杂交链选择性地与T-2毒素反应释放出单链信号探针ssDNA;
(C)消除杂交链的干扰,利用DNA扩增,使杂交链成双链DNA,然后用核酸外切酶,将双链DNA水解成单核苷酸而清除双链DNA,留下单链信号探针ssDNA;
(D)利用T-2毒素核酸适体-T-2毒素结合体不能诱导银离子还原成近红外荧光的银纳米簇,只有单链信号探针ssDNA能诱导银离子还原成近红外荧光银纳米簇,在银离子还原检测体系中检测体系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的T-2毒素的含量。
所述银离子还原检测体系包括先后添加的银离子和使银离子还原成近红外荧光银纳米簇的硼氢化物还原剂,例如硼氢化钠。步骤(D)的检测,例如包括依次先后向体系中加入银离子溶液和硼氢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近红外荧光银纳米簇。
所述T-2毒素核酸适体为
5’-CAGCTCAGAAGCTTGATCCTGTATATCAAGCATCGCGTGTTTACACATGCGAGA
所述可与T-2毒素核酸适体杂交的单链信号探针ssDNA为5’-CCCCCCACACCCGATCCCCC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