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冷冻储运微波即食的红烧丸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5386.7 申请日: 2016-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81263A 公开(公告)日: 2016-05-18
发明(设计)人: 王溢炯;段慧强 申请(专利权)人: 王溢炯;段慧强
主分类号: A23L13/10 分类号: A23L13/10;A23L13/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冷冻 储运 微波 即食 红烧 丸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即食红烧丸子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烧丸子多为家庭制作、饭店后厨或是大工业食品工厂生产的产品。工业 化即食的红烧丸子制法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保质期进入超市销售,都添加有防腐剂,还需 要使用高温杀菌罐高温杀菌。

随着人们对食品科学的重视,防腐剂的添加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排斥。事实上,防腐 剂对人体的损伤也已被证实。不仅如此,加入防腐剂后,食品的口味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现 在的超市等出售的带包装的即时红烧丸子都加入大量的佐料或香精来掩盖防腐剂带来的 口味的影响,使其缺少我国传统红烧丸子的风味。

而工业化的红烧丸子经过高温后有特有的“高温臭”,口味、外观、形状都很差,缺 少了传统家庭制作出来的红烧丸子的风味,并不被人们喜欢。而如果不采用高温杀菌,则很 难保证制品的货架期,保质期过短,甚至从出厂到销售点的运输途中就变质,很容易出现食 品安全的事故。

基于上述原因,现在工业化红烧丸子制品一直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无法打开市场, 急需一种既可以无需高温杀菌和添加防腐剂、又可以保证红烧丸子传统风味和保证货架期 的即时红烧丸子制品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含防腐剂且可长期冷冻储运的红烧丸子,该红烧丸子微波加 热后即可食用,肉质香浓、味美,并且保质期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上述不含防腐剂且可长期冷冻储运微波即食红烧丸子的制备工 艺,本发明工艺无需高温杀菌,操作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可冷冻储运微波即食的红烧丸子,其原材料的配方由主料和辅助料组成,所述主 料采用猪肉,以主料总质量为基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辅料包括如下组分:

净水22%-40%、食盐1.5%-2.6%、黄酒5.0%-13.0%、鲜姜2.7%-6.0%、鲜葱2.0%- 5.0%、白糖2.0%-4.0%、白胡椒粉0.2%-0.4%、酱油2.2%-4.5%、芝麻香油1.8%-4.0%、食油 6.5%-13%、鸡精0.5%-2.0%、淀粉4.5%-10.0%。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的可冷冻储运微波即食的红烧丸子,以主料总质量为基数,按 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辅料包括如下组分:

净水25%-35%、食盐2.0%-2.5%、黄酒6.0%-10.0%、鲜姜3.0%-4.5%、鲜葱2.5%-3.0%、白糖 3.0%-3.5%、白胡椒粉0.25%-0.30%、酱油2.5%-3.0%、芝麻香油2.0%-3.0%、食油8%-12%、鸡精 1.0%-1.2%、淀粉5.0%-8.0%。

作为最佳方案,上述的可冷冻储运微波即食的红烧丸子,以主料总质量为基数,按 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辅料包括如下组分:

净水32%、食盐2.2%、黄酒8.0%、鲜姜4.0%、鲜葱2.8%、白糖3.2%、白胡椒粉0.25%、酱油 3.1%、芝麻香油2.8%、食油10%、鸡精1.1%、淀粉7%。

优选的,所述食油采用花生油或大豆植物油。

优选的,所述主料选用去皮猪五花肉或去皮带脂腿肉;进一步优选的,选取饲养8 月以上的猪五花肉或带脂腿肉。

上述的可冷冻储运微波即食的红烧丸子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原料猪肉→ 整理修割→绞肉或切丁、配料、搅拌→成型→煮制→沥水→宽油炸制→出锅冷却→速冷→ 贴体包装→冷冻储藏。

食用方法:产品解冻→微波炉高热微波2分钟即可食用。

优选的,具体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主料处理

将猪肉上的多余脂肪、腺体去除,切成肉块,再将肉块绞制或切丁制成肉馅;

2)配料、成型

向步骤1)中的肉陷中加入水、辅料后一起搅拌、摔打,使肉馅完全融合,形成粘稠的糊 状,制成肉丸;

3)煮制

将肉丸加入事先烧开的水中煮至熟,捞出沥水;

4)炸制

宽油炸制煮熟的丸子;

5)后处理

炸好的丸子冷却至室温后,转入速冷机中冷却;再进行拉伸贴体真空包装,包装好的产 品再进行速冻,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制馅时,用φ5mm的孔板绞制或切成5mm× 5mm的肉丁。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炸制到丸子表面焦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溢炯;段慧强,未经王溢炯;段慧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