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电子设备屏幕面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5479.X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量威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8 | 分类号: | B29C4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电子设备 屏幕 面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保护电子设备屏幕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均构造有屏幕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屏液晶)。尤其是对人机交互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屏幕面板更是其构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对与构造有屏幕面板的电子设备,其屏幕面板是其整体结构中较为脆弱的部分。因此为了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屏幕面板进行保护。然而,对于大部分的电子设备的应用环境决定了其需要尽可能的削减体积重量(例如手机),因此在现有技术方法中通常采用贴膜的方式对屏幕面板进行保护。
现有技术中,屏幕面板的贴膜包括贴膜层和该贴膜层正反两面两个离型膜层。其中,贴膜层的反面与屏幕相粘结,正面暴露在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两个离型膜层用于保护贴膜层。在贴膜的过程中,需要贴膜的尺寸与屏幕面板尺寸相同,先将贴膜层反面的离型膜层去掉,再将其贴膜层与屏幕面板对齐,然后将其粘贴于屏幕面板之上。这种贴膜过程复杂,费时费力。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防止划痕以及防止指印,在电子设备屏幕面板表面加一层涂层,简化了贴膜过程,节省了时间。
然而,以上这些屏幕面板的措施只能单纯的对屏幕面板进行保护,随着手持电子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仅仅只具有保护功能的贴膜已不能满足使用者日益提高的使用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保护电子设备屏幕面板的方法以适应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适应使用者日益提高的使用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电子设备屏幕面板的方法,在所述屏幕面板表面构造透明涂层以保护所述屏幕面板,其中:
直接以所述屏幕面板为基底或以可贴附于所述屏幕面板表面的贴膜为基底构造所述涂层;
所述涂层隔绝所述屏幕面板表面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并直接暴漏在所述外界空气中;
所述涂层为具有光催化活性的水基型纳米材料固化后形成的透明薄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是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钛晶体的水基型纳米材料固化后形成的透明薄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是活性成分为粒径在20纳米以下的二氧化钛晶体的水基型纳米材料固化后形成的透明薄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是活性成分为粒径在10纳米以下的二氧化钛晶体的水基型纳米材料固化后形成的透明薄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是厚度均匀的透明薄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厚度小于等于50纳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预处理步骤,对所述基底需要构造所述涂层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增强所述基底的表面的亲水程度;
清洁步骤,对完成预处理的所述表面进行清洁;
镀膜步骤,对完成清洁的的所述表面进行镀膜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镀膜步骤中,使用二氧化钛晶体的水基型纳米材料进行镀膜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镀膜步骤中,首先使用纳米基底材料进行镀膜处理,然后使用纯钛清洁活性剂进行镀膜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镀膜步骤的最后使用带清洁剂功能的二氧化钛晶体的水基型纳米材料进行镀膜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喷涂完成所述镀膜处理,在所述镀膜步骤中每完成一层镀膜后将所述基底静置特定时长以固化所述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方便,操作难度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屏幕面板,而且还可以起到清除表面的污垢,消灭病毒和细菌,以及净化空气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发明的部分特征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部分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步骤来实现或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本发明的实施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并依据上述实现过程具体实施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量威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无量威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袋覆膜边条在线随机回收装置
- 下一篇:设有原料预热管道的塑料造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