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管线的双头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018.X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5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贺煜;高锦宏;贺锁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塞亿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7403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管线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管的修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管线的双头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强材料,具有玻璃的硬度、耐高温、抗腐蚀的性质,又具有钢铁一样坚硬不碎的特点,有很宽广的应用市场。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行业中注水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注水管道选材上,玻璃钢管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由于注水管道使用时需满足长期高压和较强的水流冲击力,玻璃钢管的破损修复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漏点较小,表面规则的情况下,可采用打卡子的方法,这种方法不用停产,施工简单快速,但是适用范围较小;二是其表面损伤不平时,采用玻璃纤维布缠绕,用复合溶液进行粘补,施工时需要彻底放空,环境干燥,反复缠绕并粘合复合溶液候凝12小时,但是修补后在高压下易破损;三是漏点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切割换管,根据破损的情况,切下一定长度的玻璃钢管线,在管线两端进行磨砂,用缠绕法连接管线,此种修补方式连接管线处易产生漏点,需要多次修复,导致修复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玻璃钢管线的双头修补方法,解决了现有玻璃钢管线修复方法中修复后易破损,修复成本偏高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玻璃钢管线的双头修补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外径为Dmm的破损玻璃钢管线的预处理,截取掉破损玻璃钢管线的破损处,使玻璃钢管线断开并形成独立的两段,将两段玻璃钢管线外壁从断开处向另一端分别打磨光滑,玻璃钢管线的两端外壁的打磨长度均不少于其外径D的2.3倍;
修复管的选取和预处理,选取内径为Dmm~(D+3)mm、壁厚为8mm~12mm的修复管,使用镗床将修复管的两端进行镗削;
步骤二:修复管的加工,将步骤一中修复管两端切削内螺纹和外螺纹;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打磨光滑的玻璃钢管线的外壁分别均匀涂抹复合溶液,然后在复合溶液外部缠绕2~4层玻璃纤维布,在玻璃纤维布外部再均匀涂抹复合溶液,涂抹复合溶液的长度和缠绕玻璃纤维布的长度均不少于破损玻璃钢管线外径D的1.3倍;
步骤四:选取步骤二中的修复管,在其两端内螺纹处分别均匀涂抹复合溶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修复管一端与步骤三中的玻璃钢管线的断开处一端相套接,相套接的长度不少于破损玻璃钢管线外径D的1.4倍;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相互套接的修复管与玻璃钢管线的套接处均匀涂抹复合溶液,然后在复合溶液外部缠绕若干层玻璃纤维布,复合溶液与玻璃纤维布的总厚度为8mm~10mm,套接处涂抹复合溶液与缠绕玻璃纤维布的长度不少于破损玻璃钢管线外径D的2.8倍;
步骤七:将步骤四中修复管另一端与步骤三中的玻璃钢管线的断开处的另一端重复步骤五和步骤六的操作;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相连接的修复管和玻璃钢管线静置8~10小时,破损玻璃钢管线的修补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复合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取质量分数为50%~70%的环氧树脂和质量分数为30%~50%的W93环氧树脂固化剂,在常温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以上组合物的质量分数的总和为100%。
步骤二中的内螺纹的公称直径为(D+4)mm~(D+6)mm、螺距为1mm~3mm,外螺纹的公称直径为(D+9)mm~(D+12)mm、螺距为1mm~3mm;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长度均不小于破损玻璃钢管线外径D的1.4倍。
步骤一中修复管的内径均镗削至(D+3)mm~(D+4)mm、镗削长度不少于破损玻璃钢管线外径D的1.6倍。
步骤一中光滑玻璃钢管线外壁的表面粗糙度为2.5μm~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玻璃钢管线的双头修补方法通过修复管和玻璃钢管线的两端先后连接,解决了玻璃钢管作为注水管道时,注水管道两端可以移动时的修补问题;修复管和玻璃钢线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处通过复合溶液和玻璃纤维布的使用,解决了玻璃钢管线时在高压和较大冲击力的情况下,修复后易破损的问题,方法简单,减少了修复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复合溶液的制备:取质量分数为50%的环氧树脂和质量分数为50%的W93环氧树脂固化剂,在常温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塞亿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塞亿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油脂泵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道振动控制热态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