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的萎调工艺的控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51256.4 申请日: 2016-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532948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赵兰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乌龙茶 工艺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乌龙茶的萎调工艺的控制方 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 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 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 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 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 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 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在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步骤中,萎调工艺一般是第一道工序,尤其重要,在乌 龙茶的初制措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的形成有重要的 作用。萎调工艺针对不同产区不同偏重以及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的控制方法均不 同。

目前尚缺乏一套针对各种不同性质的鲜叶系统有效的萎调工艺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乏针对不同性质乌龙茶鲜叶系统 有效的萎调工艺的控制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萎调处理效果好,青草气 去除效果强,成茶均匀少青条,且色、香、味、汤色等品质佳的乌龙茶的萎调工 艺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乌龙茶的萎调工 艺的控制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乌龙茶鲜叶采取不同的萎调工艺,具体如下:

(a)不同时间采摘的鲜叶萎调工艺控制:

晴朗天气的清晨采摘的鲜叶在上午9点-11点时进行凉青萎调处理,至叶表 新鲜无水分后置于-6~0℃的环境下保存;下午15点进行摊放晒青萎调处理,晒 青时间为15min-60min,以失重率控制在8-18%,叶片失去关泽、颜色暗绿、顶 叶下垂、梗弯而不断,手捏有轻微弹性为晒青结束标准;

阴雨天或傍晚采摘的鲜叶在采摘后1h内进行凉青萎调处理后至叶表新鲜无 水分后置于-6~0℃的环境下保存10-20min后进行热风烘青萎调处理 30min-60min,以失重率控制在8-18%,叶片失去关泽、颜色暗绿、顶叶下垂、 梗弯而不断,手捏有轻微弹性为烘青结束标准;

(b)不同产区、不同鲜重的鲜叶萎调工艺控制:

根据鲜重区分,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以及台湾乌龙茶属于轻型乌龙茶, 萎调工艺控制以其失重率为8%-13%,叶片失去关泽、颜色暗绿、顶叶下垂、梗 弯而不断,手捏有轻微弹性为萎调结束标准;

闽北乌龙茶属于重型乌龙茶,在萎调工艺前进行低温烘青处理10-30min, 萎调工艺控制以其失重率为14-18%,叶片失去关泽、颜色暗绿、顶叶下垂、梗 弯而不断,手捏有轻微弹性为萎调结束标准;

(c)不同茶树品种采摘的鲜叶萎调工艺控制:

叶子肥厚的品种在晒青萎调或热风烘青萎调处理的过程中同时应进行加压 处理,加压方式为轻压-无压-轻压-无压循环处理;

叶子较薄的品种在凉青-晒青或烘青处理的过程中进行分两次减半的方式, 即进行凉青--晒青或烘青-凉青--晒青或烘青的萎蔫处理方式,其中处理时间都较 (a)中相应减半。

更为优选的,所述(a)中晒青过程中应每隔10min对摊放晒青的叶子进行 彻底翻拌;

更为优选的,所述(a)中热风烘青的温度为30-35℃。

更为优选的,所述(b)中闽北乌龙茶萎调工艺前进行的低温烘青处理温度 为30-35℃。

更为优选的,所述(b)中闽北乌龙茶萎调工艺前进行的低温烘青处理的同 时进行振荡翻堆操作。

更为优选的,所述(c)中加压处理的轻压压力为50-80N。

更为优选的,所述(c)中轻压-无压-轻压-无压循环处理过程中间隔作业时 间为3min。

更为优选的,所述萎调工艺进行的过程中翻拌鲜叶的动作要轻柔不对鲜叶进 行机械损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兰,未经赵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1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