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1681.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涛;吴晶军;赵骞;方子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氨酯键 交换 可塑性 形状 记忆 聚合物 体系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其特征 在于,所述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包括:
包含氨酯键和/或脲键的形状记忆聚合物;
键交换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 物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键交换催化剂选自1,5,7-三氮杂二环[4.4.0] 葵-5-烯、锌盐、锡盐、镁盐、钴盐、钙盐、苄基二甲基酰胺中的一种或几 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 物体系,其特征在于,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中,键交换催化剂的质 量分数为0.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 物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是由多元醇、多元胺中的至少 一种与多元异氰酸酯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交联型聚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 物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2-40 个碳原子的小分子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元胺为2-40个碳原子的线性二元伯胺和线性二元仲胺中的一 种或多种;
所述多元异氰酸酯选自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 和HDI三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 记忆聚合物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的相转变 温度为-15-150摄氏度;所述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的塑化温度高于 其相转变温度5度以上。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 状记忆聚合物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温度加热到塑化温度以上时,在外力作用下,将具有 原始形状Ⅰ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改变成所需的任意新形状;
步骤(2):保持温度与外力,使聚合物体系内进行氨酯键/脲键可逆 交换反应;
步骤(3):冷却,步骤(1)中所述的新形状被固定住,成为聚合物 的一个新的原始性状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聚合 物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进行多次叠加,得到 复杂的叠加的原始形状Ⅲ。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氨酯键/脲键交换的可塑性形状记忆 聚合物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后选择的进入步 骤(4)-(6):
步骤(4):将具有原始性状Ⅱ或原始形状Ⅲ的聚合物加热到其相转 变温度以上,塑化温度以下时,施加外力,将聚合物变成所需的任意临时 形状;
步骤(5):将临时形状冷却到相转变温度以下,临时形状被固定;
步骤(6):将步骤(5)中具有临时形状的聚合物重新加热到其相转 变温度以上时,聚合物将从步骤(5)中的临时形状恢复到原始形状Ⅱ或 原始形状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16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