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生产线轮胎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6068.0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泰宇;王银明;胡全心;董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2 | 分类号: | B62D65/12;B62D65/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生产线 轮胎 夹持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生产线轮胎夹持机构,属于汽车总装车间机械化输送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上固接有驱动装置;底座上还铰接有夹持器;驱动装置与夹持器通过推拉杆连接;驱动装置、夹持器和推拉杆三者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的推杆支座的底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轮;底座上设置有可与导向轮配合的导向板;导向轮与导向板内侧壁相切。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水平方向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夹持器实现对汽车前轮的稳定夹持,从而安全高效地实现了汽车在自动化生产线工位上的精确夹持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夹紧装置,属于汽车总装车间机械化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的轮胎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上,当汽车在生产线完成整车最终装配后,往往需要对整车进行淋雨、四轮定位等诸多检测,这时需要借助一种夹持机构对汽车进行精定位和夹持,防止汽车在进行各种零部件检测时,出现跑偏、错位等现象,传统的夹持机构一般是对汽车底盘或者车身进行夹持,但由于汽车底盘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这种夹持机构很容易损坏车身底部。加上汽车体积过大,夹持机构一般被设计的过于笨重,这样容易导致设备故障频率增加,设备维护保养难度加大,无法大规模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的轮胎夹持机构,其通过对汽车车轮的水平横向夹持从而完成汽车的整体定位,有效地避免夹持汽车时,对汽车底盘和车身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这样一种汽车生产线轮胎夹持机构,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还铰接有夹持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夹持器通过推拉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夹持器和所述推拉杆三者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推杆支座的底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导向轮配合的导向板;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板内侧壁相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水平推力动力源和推杆支座;所述水平推力动力源固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水平推力动力源的输出端固接有所述推杆支座;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推杆支座铰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推力动力源为油缸或者电动缸或者气缸。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推杆支座包括推进座、导套和销轴;所述推进座与所述水平推力动力源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导套套装在所述推进座的连接孔上;所述导套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推进座固接;所述销轴的底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套上铰接有推拉杆;所述导套上设置有可对所述推拉杆限位的隔套。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推拉杆包括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所述第一推拉杆为两块平行的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一推拉杆一端与夹持器的上抱胎臂铰接,另一端与导套铰接;所述第二推拉杆为一块连接板;所述第二推拉杆一端与夹持器的下抱胎臂铰接,另一端与导套铰接;所述第二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拉杆的两块平行连接板之间;连接于导套上的所述第一推拉杆和所述第二推拉杆通过隔套隔开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推拉杆的两块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杆。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器包括上抱胎臂、下抱胎臂和回转轴;所述回转轴铰接在所述底座端部的套筒内;所述上抱胎臂和所述下抱胎臂均与所述回转轴铰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抱胎臂和所述下抱胎臂均包括旋转曲柄部和轮胎夹持部;所述旋转曲柄部为菱形状且与回转轴铰接;所述轮胎夹持部位于所述旋转曲柄部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轮胎夹持部上铰接有辊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形车篷
- 下一篇:后轮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