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倒钩固定在支架上的紧固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9540.6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8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詹姆斯·迪金森;迈克尔·沃尔特·史密斯;迈克尔·蒂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迈驰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倒钩 固定 架上 紧固 | ||
一种用倒钩固定在支架上的紧固夹和一种紧固夹系统,紧固夹系统包括支架和被构造成装配在支架上的紧固夹。紧固夹包括至少一个翼部和一个或多个倒钩,其中该至少一个翼部被构造成接合表面中的槽,该一个或多个倒钩被构造成将紧固夹固定到支架。倒钩可以包括角板,这些角板被构造成增加倒钩的抗弯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紧固物体的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插入到接合结构中的紧固夹组件,接合结构诸如车辆底盘、中空基板、壁、板、或任意适当的表面。
背景技术
许多装置和紧固件目前可用于将面板(诸如,车身面板和汽车内饰件面板)紧固到车辆的底盘。如本文所使用的,车身面板是指例如车辆上的任意内部或外部车身面板、塑性内饰件、顶篷、或任意内饰件。另外,板可以是任意适当的外部车身面板,诸如挡泥板、保险杠、后顶盖侧板或门板。车辆的底盘可以包括任意基板、板、车身面板、结构框架、底盘部件或子部件、壁、或任意其它这样的适当的物体。
通常需要用相对低水平插入力将这些车身面板附接到汽车的底盘,同时需要提供适合于维持面板到底盘的附接的高水平拔出力。然而,这些常规紧固件装置却提供近似相对等水平的插入力和拔出力。此外,常规紧固件通常不能将面板充分地固定至其金属片材在整体上具有不同的曲率或厚度的车辆底盘。此外,常规紧固件不适合于各种环境条件,诸如在存在以各种水平的振幅和频率的振动的情况下。例如,紧固件装置应阻止或最小化蜂鸣声量、咔哒声量或任意其它类型的可能吸引车辆的占用者的注意力或以其它方式削弱附接的噪音量。此外,常规紧固件无法充分地包容各种水平的制造公差,诸如例如车身面板以及车辆底盘的各种尺寸。因此,常规紧固件装置通常无法充分地紧固到一个金属片材厚度范围,并且无法最小化或消除蜂鸣声和咔哒声,并且无法充分地包容制造公差中的变化。
紧固夹,诸如金属弹簧紧固件,已知用于将车身面板附接到汽车底盘。例如,已知紧固夹具有基板和从基板延伸的四个台阶臂。每个台阶臂包括四个递增台阶(楼梯踏步),这些递增台阶适合于将车辆底盘中的槽与每个臂上的台阶中的一个相接合。然而,递增台阶允许仅接合在四个离散台阶位置中的一个而非在连续范围的接合位置。此外,每个台阶具有相对大的高和宽,使得一旦插入,紧固夹可能在台阶尺寸的范围内发生移动,导致磨损和/或噪音的产生,包括蜂呜声和咔哒声(作为在车辆内产生的振动的结果)。此外,台阶在制造期间通常切到(cut onto)每个臂上并且需要将每个翼部在紧固夹上扭转以便接合车辆底盘中的槽。结果,每一个台阶的仅边缘或边缘的仅一部分接合车辆槽中的孔。
如果金属片材在厚度上变化或如果在车辆底盘或饰件中的槽的制造中存在公差,则例如底盘中的孔的一个部分与臂中的一个的接合可能不提供适当的摩擦接合或以其它方式导致移动。此外,将小于全部四个臂与车辆底盘的槽相接合。车身面板的扭曲将可能更加普遍,因为实际上与车辆底盘的槽形成小于四个的触点。结果,尤其是在使用车辆以及暴露于振动和其它环境条件多年之后,可能产生磨损、吱吱声、咔哒声、蜂鸣声、腐蚀和弹性损失以及密封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夹系统,包括:支架;和紧固夹,所述紧固夹被构造成装配在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紧固夹包括:至少一个翼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被构造成与表面中的槽相接合;和一个或多个倒钩,所述一个或多个倒钩被构造成将所述紧固夹固定到所述支架,其中所述倒钩包括角板,所述角板被构造成增加所述倒钩的抗弯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紧固组件,包括:车身面板,所述车身面板包括附接到所述车身面板的壳体;支架,所述支架被构造成附接到所述壳体;紧固夹,所述紧固夹被构造成装配在所述支架上并且附接到所述支架;和底盘部件,所述底盘部件包括槽,其中所述紧固夹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槽附接到所述底盘,其中,所述紧固夹包括:至少一个翼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被构造成与表面中的槽相接合;和一个或多个倒钩,所述一个或多个倒钩被构造成将所述紧固夹固定到所述支架,其中所述倒钩包括角板,所述角板被构造成增加所述倒钩的抗弯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迈驰公司,未经特迈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