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有产油微生物细胞的发酵液中提取油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9892.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悦;陈峰;陈璇;柳泽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10;C11B3/12 |
代理公司: | 13101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363503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产油 微生物 细胞 发酵 提取 油脂 方法 | ||
1.一种从含有产油微生物细胞的发酵液中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裂解破壁
将经过培养的产油微生物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得到含水质量百分含量为70-90%的湿菌泥,按湿菌泥:裂解液的质量比=1:1-4.5的比例向湿菌泥中加入裂解液,在40-80℃下反应进行10-90分钟裂解破壁后将反应物冷却,裂解液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浓盐酸;
B、萃取精炼
向步骤A中冷却后的反应物中加入有机溶剂后得到有机相和废酸水相,将有机相经过滤后减压蒸馏获得毛油和有机溶剂蒸汽,将毛油精炼得到精炼油;
C、废酸的循环利用
C1、第一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1.3-3.3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B剩余的废酸液,在40-9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10-90分钟后重复步骤B;
C2、第二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1-2.5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C1剩余的废酸液,在50-9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20-90分钟后重复步骤B;
C3、第三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1.5-2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C2剩余的废酸液,在75-9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60-90分钟后重复步骤B。
2.一种从含有产油微生物细胞的发酵液中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裂解破壁
将经过培养的产油微生物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得到含水质量百分含量为70-90%的湿菌泥,按湿菌泥:裂解液的质量比=1:0.6-1的比例向湿菌泥中加入裂解液,在40-70℃下反应进行10-90分钟裂解破壁后将反应物冷却,裂解液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的浓硫酸;
B、萃取精炼
向步骤A中冷却后的反应物中加入有机溶剂后得到有机相和废酸水相,将有机相经过滤后减压蒸馏获得毛油和有机溶剂蒸汽,将毛油精炼得到精炼油;
C、废酸的循环利用
C1、第一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2-3.5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B剩余的废酸液,在40-9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10-90分钟后重复步骤B;
C2、第二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1.5-2.5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C1剩余的废酸液,在50-9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20-90分钟后重复步骤B;
C3、第三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0.8-1.5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C2剩余的废酸液,在75-9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60-90分钟后重复步骤B。
3.一种从含有产油微生物细胞的发酵液中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裂解破壁
将经过培养的产油微生物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得到含水质量百分含量为70-90%的湿菌泥,按湿菌泥:裂解液的质量比=1:4.5-10的比例向湿菌泥中加入裂解液,在70-120℃下反应进行20-100分钟裂解破壁后将反应物冷却,裂解液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5%的浓磷酸;
B、萃取精炼
向步骤A中冷却后的反应物中加入有机溶剂后得到有机相和废酸水相,将有机相经过滤后减压蒸馏获得毛油和有机溶剂蒸汽,将毛油精炼得到精炼油;
C、废酸的循环利用
C1、第一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4-12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B剩余的废酸液,在90-12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50-100分钟后重复步骤B;
C2、第二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2-4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C1剩余的废酸液,在90-12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70-100分钟后重复步骤B;
C3、第三次循环利用:按湿菌泥:废酸液质量比=1:1-2.5向湿菌泥中加入步骤C2剩余的废酸液,在100-120℃下进行裂解破壁反应90-100分钟后重复步骤B。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从含有产油微生物细胞的发酵液中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产油微生物选自微藻、酵母菌、霉菌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从含有产油微生物细胞的发酵液中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固液分离方法选用絮凝沉淀、过滤、离心、膜脱水的一种或其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8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