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高速道岔超长组件公路安全运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9957.2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广;王新民;扆江潮;王俊平;李浩宇;富成玮;范平;张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40 | 分类号: | B60P3/40;B60P7/13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 封堵钢板 高速道岔 公路安全 轨下垫 钢轨 砂子 小半径弯道 顶部设置 发明构思 机械牵引 减震钢板 两端设置 扭曲变形 人工辅助 弯曲变形 转向手柄 组件柔性 槽端部 槽空腔 槽两端 长钢轨 弧形钢 牵引车 盖板 公路运输 垫木 端头 滑落 空腔 木枕 竖向 物件 铁路 运输 装载 开口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高速道岔超长组件公路安全运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固定在轨下垫木上的两根道岔超长组件,轨下垫木置于C形钢槽内,C形钢槽的两端设置有端头封堵钢板,C形钢槽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钢盖板,C形钢槽固定在具有减震钢板、人工辅助转向手柄和机械牵引架的牵引车上,利用C形钢槽的空腔,装载道岔超长组件,避免道岔超长组件扭曲变形;利用C形钢槽上方的开口,便于长钢轨的进出,利用C形钢槽两端头封堵钢板及垫木,防止超长组件从C形钢槽端部滑落,利用C形钢槽空腔内小间距木枕进行钢轨支撑,防止出现竖向弯曲变形,利用充满C形钢槽的砂子将道岔超长组件柔性固定;本发明构思巧妙、对钢轨保护效果好,在超长物件公路运输中对小半径弯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长物件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高速道岔超长组件公路安全运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普通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速道岔使用数量越来越多。一般道岔由岔枕、尖轨、曲线导轨、辙叉心、护轨及转辙器等组成,新建铁路一般需先进行道岔定位铺设,然后机械化铺设两端的轨道并与预铺道岔顺接。高速道岔为满足列车高速平稳进入侧股的需要,曲线导轨的转弯半径较大,曲线导轨较长,曲线尖轨至辙叉心的设计距离较远,因此,高速道岔的尖轨及尖轨与辙叉心之间的连接钢轨均设计较长(最长近30m),同时尖轨的截面由小变大逐渐过渡至钢轨正常截面。
道岔的钢轨组件属高精度加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造成道岔钢轨的变形,影响铺设安装精度及行车安全,因此,在道岔钢轨的运输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钢轨必须立置运输,轨下支撑点间距不得大于6m,轨端外悬长度不得大于2m,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扭曲、防磕碰等措施。
道岔结构复杂、铺设精度要求高、耗时长,因此一般需先将道岔组件运抵铺设现场进行预铺设,铺设时精确控制岔枕及道岔铺设的位置、方向和高程等参数,道岔两端各200m线路随道岔进行平顺性调整。
既有线扩建或提速改造时,道岔组件可利用既有铁路运抵现场;新建铁路道岔组件则利用公路或施工便道运抵现场。
新建山区高铁车站,由于道路崎岖、坡陡弯急,物流条件困难,无法利用公路或施工便道将道岔的较长钢轨组件直接运抵铺设现场,严重影响正常施工。
拟采用由铺轨机铺通全线轨道后,由工程列车将道岔组件运抵铺设现场,再拆除道岔区线路后铺设道岔方法,如此需要中断行车至少20天以上;拟采用直升机吊运道岔超长组件(长钢轨)至铺设现场,但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铁路高速道岔超长组件公路安全运输方法及装置,用于崎岖山路、坡陡弯急道路条件下的道岔长钢轨公路运输,解决运输转弯困难、钢轨扭曲变形、钢轨弯曲变形、钢轨磕碰损伤等难题,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铁路高速道岔超长组件公路安全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根道岔超长组件固定在轨下垫木上;
步骤二,将轨下垫木与道岔超长组件一同放入C形钢槽内;
步骤三,在C形钢槽的两端固定端头封堵钢板,并将弧形钢盖板覆盖在C形钢槽上;
步骤四,将C形钢槽放置并固定在具有减震钢板、人工辅助转向手柄和机械牵引架的牵引车上。
所述步骤一中,轨下垫木上设置有隔离两根道岔超长组件的道钉。
所述步骤二中,将轨下垫木放入C形钢槽内后,用砂子填充C形钢槽内的空隙。
一种铁路高速道岔超长组件公路安全运输装置,包括固定在轨下垫木上的两根道岔超长组件,轨下垫木置于C形钢槽内,C形钢槽的两端设置有端头封堵钢板,C形钢槽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钢盖板,C形钢槽放置并固定在具有减震钢板、人工辅助转向手柄和机械牵引架的牵引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变道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多用途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