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167.6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龚秋明;杜修力;殷丽君;许成顺;刘永强;任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金久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表面 缺陷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表面缺陷定位,特别涉及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本 发明还涉及隧道表面缺陷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公路、铁路和隧道等表面质量的检测已不再 依赖于人工检测,而是采用适合检测连续物体表面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以 隧道检测为例,线阵相机安装在隧道表面检测车上,当检测车按预设速度 沿隧道的延伸方向行驶时,线阵相机通过脉冲控制采集隧道表面的图像。
数据处理器根据线阵相机采集到的隧道表面图像,识别隧道表面的缺 陷并定位。现有技术中,在定位隧道表面缺陷时,通常是通过安装在检测 车的车轮转轴上编码器获得检测车行驶的里程数,并根据检测车行驶的里 程数作为定位隧道表面缺陷的基准。但由于检测车的行驶里程存在计量误 差、漂移等缺陷,导致检测车行驶里程虽然相同,但对应的隧道的位置不 同,以至于对隧道表面的缺陷无法准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可实现隧道表面 缺陷的准确定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表面缺陷定位系统。
一种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隧道表面的图像采集 区内、沿隧道的延伸方向在隧道表面设置多个用于标记隧道表面里程的里 程桩;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采集隧道表面的图像,且在一个连续的采集周期 内采集到的隧道表面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里程桩的图像;基于采集到 的隧道表面的图像,识别隧道表面图像中的缺陷和所述里程桩,并以距离 该缺陷最近的所述里程桩为基准确定隧道表面缺陷在隧道表面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里程桩包括基准线和标记字符,所述基准线用于确定所 述里程桩与隧道表面缺陷的相对位置,所述标记字符用于确定所述里程桩 在隧道表面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标记字符为英文字母和数字。
优选的,所述标记字符通过光学字母识别技术识别。
优选的,所述里程桩上形成有背景色,所述基准线和所述标记字符的 颜色与所述里程桩的背景色形成对比度。
一种隧道表面缺陷定位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采集隧道表面的图像,且在一个连 续的采集周期内采集到的隧道表面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里程桩的图像,所 述里程桩在隧道表面的图像采集区内、沿隧道的延伸方向在隧道表面设置 并且用于标记隧道表面里程信息;
图像处理模块,基于采集到的隧道表面的图像,识别隧道表面图像中 的缺陷和所述里程桩,并以距离该缺陷最近的所述里程桩为基准确定隧道 表面缺陷在隧道表面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里程桩包括基准线和标记字符,所述基准线用于确定所 述里程桩与隧道表面缺陷的相对位置,所述标记字符用于确定所述里程桩 在隧道表面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标记字符为英文字母和数字。
优选的,所述标记字符通过光学字母识别技术识别。
优选的,所述里程桩上形成有背景色,所述基准线和所述标记字符的 颜色与所述里程桩的背景色形成对比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 果。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标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里程桩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 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 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表面缺陷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101:在隧道表面的图像采集区内、沿隧道的延伸方向在隧道表 面设置多个用于标记隧道表面位置的里程桩。在本步骤中,里程桩的设置 提供了定位隧道表面缺陷的定位基准,以便准确定位隧道表面的缺陷。通 常,里程桩的间隔距离依据隧道表面缺陷的定位精度设置,里程桩的间隔 距离越大,定位隧道表面缺陷时的误差越大。里程桩的间隔距离可设置为 100m或500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金久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金久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制品检验中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收缩裂缝自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