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交道路系统及其地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0448.1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谭振霞;朱荣军;王健;曾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G08G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付春霞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交 道路 系统 及其 地面 交叉口 信号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交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交道路系统及其地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为缓解交通拥堵,各城市出现了大量的互通式立交。菱形立交作为互通式立交的一种常见结构,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
菱形立交的主要特点是在主线上建立分离式立交,而转向车流需建设专用的转向匝道,所有转向匝道的转向车流需在次要道路的地面交叉口内通过。目前常见的菱形立交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地面交叉口的相位相序如图2所示。该菱形立交的地面部分包括东西向的主干路(即快速路)、南北向的匝道、位于主干路和匝道之间的两个地面交叉口。其中,主干道包括东路段、西路段以及这两个地面交叉口之间的中间路段。这两个地面交叉口之间的间距较短,一般为45米;在中间路段上设置有直行车道和左转向道,该中间路段内的直行车道数与两侧路段上的直行车道数不同,例如右侧交叉口的东进口道为2个直行车道,而中间路段内的西进口道为1直行车道,这可能会导致在地面交叉口处的直行车辆出现交通拥堵,从而影响其通行效率,并且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立交的地面交叉口需要采用三相位信号控制,这也可能会影响地面交叉口处的直行车辆的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交道路系统及其地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以提高地面交叉口处直行车辆的通行效率。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交道路系统,包括上下分层相交设置的主干路和次干路,以及连接所述主干路和所述次干路的匝道,所述主干路包括沿东西向或南北向依次设置的具有多个双向车道的第一路段、中间路段以及第二路段,所述主干路和所述匝道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地面交叉口和第二地面交叉口,所述第一地面交叉口位于所述第一路段和所述中间路段之间,所述第二地面交叉口位于所述中间路段和所述第二路段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路上的双向直行车道在所述第一地面交叉口中相交并形成有第一重合区域,所述主干路上的双向直行车道在所述第二地面交叉口中相交并形成有第二重合区域;所述中间路段上直行车道中的车辆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路段和所述第二路段上对应侧的直行车道中的车辆行驶方向相反。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交道路系统还包括:
直行和左转标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路段上两侧的最外围直行车道上,其用于指示所述中间路段上的车辆直行或左转进入匝道。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交道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分隔带,设置于所述第一路段上的双向车道之间;
中间分隔带,设置于所述中间路段上的双向车道之间;
第二分隔带,设置于所述第二路段上的双向车道之间。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交道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指示标志,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带上靠近所述第一地面交叉口的一端,其用于第一路段上的直行车辆靠左行驶;
中间指示标志,设置于所述中间分隔带的两端,其用于指示车辆靠右行驶;
第二指示标志,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带上靠近所述第二地面交叉口的一端,其用于指示车辆靠左行驶。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交道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指示标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路段中的直行车道的路面上并位于停止线之前,其用于指示第一路段上的直行车辆靠左行驶;
中间指示标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路段中的直行车道的路面上并位于停止线之前,其用于指示所述中间路段上的直行车辆靠右行驶;
第二指示标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路段中的直行车道的路面上并位于停止线之前,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路段上的直行车辆靠左行驶。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交道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渠化岛,设置于第一地面交叉口中除所述直行车道所占区域以外的区域中;
第二渠化岛,设置于第二地面交叉口中除所述直行车道所占区域以外的区域中。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交道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让行标志,设置于所述第一地面交叉口中靠近所述中间路段的第一入口的一端;
第二让行标志,设置于所述第二地面交叉口中靠近所述中间路段的第二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一入口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路段的西北侧和东南侧。
可选的,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面交叉口和所述第二地面交叉口中直行车道的车流线半径为30米~50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立交道路系统中地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柱窄跨低层高式城市穿越架高路
- 下一篇:一种涤纶低温染色载体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