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菜豆豉酱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0781.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襄阳孔明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4411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菜 豆豉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菜豆豉酱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酸菜是一种很常用的食品,如酸菜鱼、酸菜面等,酸菜的制作方法也很成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同时豆豉也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物,其制作过程较为简单。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酸菜是一种腌制物品,而豆豉经过发酵等步骤而制成,人们已经习惯了将酸菜和豆豉分开食用,且如果直接将酸菜和豆豉混合吃,其口味并不会有较好的提升。
在现有的技术中,有《油姜麻辣酸香糟酱》(专利申请号:201210395765.0)、《一种泡椒酸菜酱及其加工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346754.2)等,还没有一种将酸菜和豆豉混合成酱的技术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菜豆豉酱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合理调配清油、酸菜、黑豆豉等主要调料的配方比例,在酸菜腌制后挤压控制其含水量,并依据特殊的熬制步骤。使本发明在熬制过程中,可以确保调制的酱料中姜、豆豉和泡红椒的味道充分释放且熬制熟透,还可以确保酸菜在熬制过程中,其不会因为熬制太久而失去其酸爽味,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蔬菜的营养成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菜豆豉酱的制作方法,包括酸菜腌制,辅料制备,以及熬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菜腌制包括:将酸菜腌制成熟后,然后切成细末,再用清水浸泡后,挤压水分;所述的辅料制备包括:泡红辣椒制备,花椒面及香料或香叶面制备,豆豉的制备,以及生姜制备;所述的熬制步骤包括:称取清油炼熟,加入生姜爆香,再加入豆豉油渍2-6分钟,加入泡红椒块油制4-8分钟,再加入酸菜末油制8-15分钟。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二次调配步骤的步骤,所述的二次调配的步骤为:将花椒面、白砂糖、柠檬酸加入熬制后的酱料中搅拌均匀。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菜腌制成熟后,切成3mm至5mm粗细的酸菜末,再用清水浸泡脱盐至含盐重量8-9%,捞出后挤压水分至含水重量80%至90%。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菜腌制成熟后捞出后挤压水分至含水重量85%。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腌制的酸菜为宽柄芥新品种。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红辣椒制备为:精选小红辣椒,经天然发酵后,用切菜机切成3-4mm大小的辣椒块备用;花椒及香料面制备:优选麻味良好的花椒,用粉碎机制成面;豆豉的制备:选取非转基因黄豆原料,经天然发酵制作成黑豆豉;选取老姜,用切菜机切碎,不能有5mm以上的大颗粒或10mm以上的长姜丝。
本发明还开了一种酸菜豆豉酱,其特征在于:产品重量份按以下配比制作,清油400-450,酸菜300-350,黑豆豉160-180,辣椒120-160,生姜18-25,白砂糖16-18,食用柠檬酸1.5-2.2,花椒0.7-0.9,香叶0.4-0.6,
其产品制作过程包括酸菜腌制,辅料制备,熬制和二次调配;
所述的酸菜腌制包括:将酸菜腌制成熟后,然后切成细末,再用清水浸泡后,挤压水分;
所述的辅料制备包括:泡红辣椒制备,花椒面及香料或香叶面制备,豆豉的制备,以及生姜制备;
所述的熬制步骤包括:称取清油炼熟,加入生姜爆香,再加入豆豉油渍2-6分钟,加入泡红椒块油制4-8分钟,再加入酸菜末油制8-15分钟;
所述的二次调配的步骤为:将花椒面、白砂糖和柠檬酸加入熬制后的酱料中搅拌均匀。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重量份配比中,花椒0.8,香叶0.5。
根据如上所述的酸菜豆豉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油为菜籽色拉油;酸菜为宽柄芥新品种;辣椒为小红辣椒;花椒为麻味良好的花椒并磨成花椒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对于加工好的酸菜,在熬制进过脱盐去水处理,确保了加工后的酱料口味很好;
二是:本发明的熬制过程的步骤和时间使最终产品达的味道纯正;
三是:本发明的酸菜豆豉酱具有鲜美可口、回甜化渣、酸香味醇、清淡爽口等特点,还具有特殊的酸香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襄阳孔明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襄阳孔明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