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椎动物源性成分的通用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1006.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薄清如;罗宝正;赵福振;邵建宏;陈轩;姚丽锋;彭玉芬;陈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0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动物 成分 通用 pcr 检测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椎动物源性成分的通用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所述引物的序列为:F‑primer:5’‑TGTTTACCAAAAACATCACCTCCA‑3’;R‑primer:5’‑AGTTAAAGCTCCATAGGGTCT‑3’。本发明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多种脊椎动物线粒体DNA(mtDNA)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通用型引物并建立通用PCR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引物通用性强,实现了对所有收集到样品的有效扩增,结合测序结果实现了对物种的有效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椎动物源性成分的通用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光环中,人类受利益驱使非法捕杀各类动物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破坏着生态平衡。在商品交易中假冒珍稀动物制品中药材和皮张的现象也有增无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从动物疫病防控的角度出发,我国也对动物类农副产品的养殖、生产和加工过程出台了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如国家农业部出台的农牧发2001年第7号文件,就针对疯牛病和羊痒病的防控规定了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性饲料。对于上述各种涉及动物、动物器官或组织、动物制品的生产行为、使用行为、交易行为以及非法行为,都需要对其物种来源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这即是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动物保护、规范生产过程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手段。
根据《中国动物分类代码第1部分脊椎动物》(GB/T 15628.1-2009)的分类,脊椎动物门包括无颌纲、两栖纲、哺乳纲、鸟纲、鱼纲和爬行纲,这其中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乎所有家畜、家禽、飞鸟、鱼类和野生动物。由于脊椎动物的生物成分复杂,相关动物制品的化学成分繁多,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相似成分,运用一般的感观和理化鉴别方法效果都不甚理想,现有红外光谱分析等相关技术由于自身的不足也无法十分准确或便捷地鉴定。PCR技术以其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被国内外普遍采用,但现有检测方法大多局限于一种或几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针对脊椎动物门的通用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椎动物源性成分的通用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检测脊椎动物源性成分的通用PCR引物对,其是根据脊椎动物门线粒体DNA的共有序列设计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F-primer:5’-TGTTTACCAAAAACATCACCTCCA-3’(SEQ ID NO.1);
R-primer:5’-AGTTAAAGCTCCATAGGGTCT-3’(SEQ ID NO.2)。
一种脊椎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样品DNA作为扩增模板,脊椎动物源性样品DNA为阳性对照;
(2)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
(3)对PCR产品进行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麝源性成分。
25μL PCR反应体系的组成为:2×Taq PCR Master mix 12.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0μL,DNA模版2.0μL,补水至25μL。
PCR反应程序为:94℃4min;94℃30s,58℃30s,72℃30s,35个循环;72℃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脱硫剂
- 下一篇:一种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的引物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