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量多衬底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3713.1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翾;李占成;姜浩;史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C23C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衬底 制备 石墨 薄膜 方法 | ||
1.一种批量多衬底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基底高温退火:将金属基底在温度900℃-1050℃下进行退火处理30min 以上,并冷却至室温;
(2)涂布碳源:在金属基底上涂布一层碳源溶液,并烘干溶液至固化;
(3)放样品:将涂有固态碳源的金属基底切成适合CVD反应腔体尺寸的大 小,并层状堆叠好;
(4)石墨烯成核:将涂有碳源的多层金属基底一并放入CVD反应腔体中,温 度升高至碳源的分解温度,碳原子重新组合,进入石墨烯成核阶段;
(5)薄膜生长:碳源分子扩散至整个金属基底上,在石墨烯晶核周围扩散并 继续外延生长,形成石墨烯薄膜;
(6)冷却:将基底和石墨烯进行冷却降温,完成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可以为Cu,Ru, Ni,Ir,Pt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溶液可以是碳氢或者碳 氢氧的聚合物碳源,即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 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或者聚醚,聚酯,聚烯烃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有固态碳源的金属基底的 层数为单层或2~100层中的任意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7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