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024.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雄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30/04;C08F2/52;C08F2/01;C09K11/0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乙烯 荧光 等离子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反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微球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物荧光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与微米级之间,并且负载有荧光物质的聚合物微球,其形状一般为球形。其中,荧光微球以其稳定的形态结构以及稳定而高效的发光效率,在标记、情报分析、检测、固定化酶、免疫医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近年有关高性能化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含有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聚合物荧光微球既具有金属有机配合物的高效率发光特性,又含有聚合物微球的韧性和可加工性等优点,随着制备技术及测试手段的日益成熟,已成为功能微球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聚苯乙烯机械性能好,热稳定性高,而成为制备微球常用的载体材料。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而物理方法又分为包埋法、吸附法和自组装法;化学方法则分为接枝法和共聚法。上述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是步骤繁多,工艺过程复杂,且多数使用有机溶剂,不仅成本高,而且环境污染较重,给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探索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设备,所制得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荧光寿命长,产品性能稳定,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实施,没有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等离子体制备方法,采用稀土有机配合物为起始原料,通过苯乙烯的等离子体聚合在稀土有机配合物表面,包裹一层聚苯乙烯,形成聚苯乙烯荧光微球;所述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等离子体预处理;
2)等离子体聚合:使苯乙烯单体等离子体聚合并沉积在稀土有机配合物表面上。
优选的,等离子体聚合为:等离子体聚合放电参数条件为压力8~20Pa、等离子体脉冲宽度为20~100s、等离子体聚合功率为45~125W、等离子体聚合时间为60~250min、反应温度为60~90℃。
优选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
优选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等离子体预处理方式为:把1~5g稀土有机配合物加入到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内的旋转的石英瓶中,抽取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内的气体至气压为2Pa,然后向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通入高纯氮气至气压为80Pa,重复抽放气体三次,调节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内压力为20Pa,在放电功率60W的条件下,用氮气等离子体对稀土有机配合物处理15分钟。
优选的,石英瓶旋转速度为60~120rpm。
优选的,等离子体聚合步骤为:通过单体原料瓶向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中通入气化的苯乙烯单体,调整反应室内压力;接通脉冲射频电源,调整等离子体聚合放电参数条件,开始放电,达到所需的等离子体聚合时间后,关闭脉冲射频电源,停止放电,继续通入气化的苯乙烯单体,并在此条件下保持1.5小时。
一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等离子体制备方法所用的反应设备,包括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外侧上方和下方分别相对设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与脉冲射频电源相连;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侧壁设有传动电机,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内腔设有横倒放置的石英瓶,石英瓶瓶口与传动电机连接,石英瓶外侧设有加热装置一,石英瓶瓶底中部设有蜂窝状通孔;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连有气体抽吸装置、气体供给装置和真空计。
优选的,气体抽吸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泵通过抽真空管路与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相连。
优选的,气体供给装置包括单体原料瓶和氮气气瓶,单体原料瓶和氮气气瓶通过气体供给管路与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相连;单体原料瓶下方设有加热装置二。
优选的,加热装置一为加热套或电热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实施,没有环境污染,体现了材料设计的新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反应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氮气气瓶;2、加热装置二;3、单体原料瓶;4、气体供给管路;5、传动电机;6、负电极;7、加热装置一;8、石英瓶;9、蜂窝状通孔;10、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11、脉冲射频电源;12、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室门;13、真空计;14、正电极;15、真空泵;16、抽真空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