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201.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赤坤;张晓宇;朱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申(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4;C08K7/06;C08K3/04;C08J5/04;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5 | 代理人: | 周晓玲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桥梁 球形 支座 改性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桥梁球形支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的摩擦副用碳纤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复合材料,具体而言是一种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路桥梁球形支座中摩擦副是由不锈钢板与改性聚四氟乙烯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由于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的工况较为苛刻,其特点为承载大、露天使用和使用周期长,所以要求摩擦副材料拥有优异的性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抗压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更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问题,旨在提供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
分子量大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含量为50-98%;
分子量小于6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含量为5-30%;
3-50毫米的碳纤维含量为2-15%;
500-2000毫米之间的碳纤维编织物含量为0.5-4%;
石墨烯含量为0.5-3%;
添加剂含量为2-10%。
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金属粉和/或陶瓷粉和/或碳纤维和/或陶瓷纤维和/或有机纤维。
其中,碳纤布线方式为横竖交错式且避开表面球坑位置 ;预埋深度0.5mm一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混料:将分子量大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颗粒、分子量小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切碳纤维、石墨烯、添加剂按所述比例称重后,加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混合时加热至250℃,混合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加热:把混好的料加入注塑机中加热,同时挤压成0.1-2毫米的薄膜。
步骤三、把挤压好的薄膜折叠5-20层;
步骤四、折叠好的多层薄膜整体加热后,放入平板碾压机中重新压成薄膜。反复折叠碾压。最终得到混合均匀的2-10毫米的板料;
步骤五、在2-10毫米的板料上铺一层500-2000毫米的长碳纤维编织物,然后再铺一层混合均匀的2-10毫米的板料;如此交替的放置;
步骤六、然后再整体加热,进入平板碾压机中压成2-15毫米的复合板;
步骤七、在压好的复合板表面压出球形储油槽。
其中,步骤五完成后,添加500-2000毫米之间的长碳纤维编织物1-10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性地将碳纤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运用于高铁的支座行业,使用该方法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抗压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更高的优点。
碳纤维强度高,复合至材料内部可以增加强度同时使材料整体受力更均匀;石墨烯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及降低摩擦系数;600万以上分子量聚乙烯由于长分子链拥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生产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并针对《TB/T 3320-2013 铁路桥梁球型支座》以及客户的的技术要求而操作。本实施例复合材料的所要求的成分为:
分子量大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含量为72%;
分子量小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含量为23%;
3-50毫米的短切碳纤维含量为2%;
500-2000毫米之间的长碳纤维编织物含量为0.5%;
石墨烯含量为0.5%;
添加剂含量为2%。
为了完成上述复合材料的置备,本实施例运用相关设备实施如下方法:
步骤一,混料:将分子量大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颗粒、分子量小于6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切碳纤维、石墨烯、添加剂按所述比例称重后,加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搅拌机的功率15KW,其中电机功率5.5KW+1.5KW;加热功率8KW;极限真空度: 0.02pa ;需要正压气源:0.6MPa;冷却水流量:0.8m³/h ),混合时加热至250℃,混合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加热:把混好的料加入注塑机中加热至250℃,同时挤压成0.1-2毫米的薄膜。
步骤三、把挤压好的薄膜折叠5层;
步骤四、折叠好的多层薄膜整体加热后,放入平板碾压机中重新压成薄膜。反复折叠碾压。最终得到混合均匀的4毫米的板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申(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申(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