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液态黑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9781.9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齐桂年;李伟;陈盛相;邹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F3/14;A23F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液态 茶饮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液态黑茶饮料 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研究发现,茶叶具有 降血脂、抗氧化以及减肥等多种保健功效,是天然的药物资源。到目前为 止,茶叶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多达700多种,含有的糖类、蛋白质、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必须的碳源、 氮源及生长因子等。我国目前中低档茶品质较低,滞销严重。利用微生物 发酵液态茶饮料便成为解决中低档茶滞销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微生物发 酵茶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红茶菌的应用上。黑曲霉是 黑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在不同种类的黑茶中均被检测出。 说明黑曲霉能够利用茶叶中的物质进行自身的代谢活动。此外,黑曲霉也 是进行酱油酿造、淀粉糖化作用的微生物,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工 业中。利用黑曲霉发酵液态茶饮料不仅可以丰富茶饮料的种类、解决中低 档茶滞销问题,还可以解决较粗老茶鲜叶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液态黑茶饮料的加工方法,旨 在丰富茶饮料的种类、解决中低档茶滞销问题,解决较粗老茶鲜叶利用率 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液态黑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用夏秋一芽五六叶原料,经杀青干燥后制成毛庄茶;
步骤二、毛庄茶粉碎过40目筛后浸提,茶叶与水质量体积比比1:50, 浸提后、抽滤、分装,在121℃下湿热灭菌25min,备用;
步骤三、将发酵剂接种于步骤二所得的备用发酵茶汤培养基液中,发 酵剂与茶汤体积比为1:50,置于恒温振荡器中培养;
步骤四、对发酵好的发酵液过滤、装瓶、灭菌。
进一步,浸提的条件为:每1g茶对应50ml蒸馏水,100℃浸提45min。
进一步,步骤三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30℃,摇床转速130r/min -150r/min,培养72h-96h。
进一步,所述发酵剂的制备包括:
步骤一、菌种活化采用PDA培养基,配方:土豆200g、葡萄糖20g、 琼脂20g,蒸馏水1L,培养条件:28℃、72h,活化两次;
步骤二、刮取两接种还已活化的黑曲霉于装有50ml无菌水和灭菌小 玻璃珠的150ml三角瓶中,用手震荡2-5min,得到发酵剂,黑曲霉孢子浓 度5×105个/ml,每1ml发酵剂接种于50ml茶汤培养基中。
本发明可以利用较粗老原料制作的茶叶以及因滞销而陈芳的茶叶为发 酵用茶叶,能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不使用其他辅助发酵配料,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经发酵后的液态茶呈浅褐色、澄清明亮、具有清甜香、滋味较 醇和,感官品质较好。而未经微生物发酵的茶汤颜色深褐色、粗老气、滋 味苦涩;利用微生物发酵,改善茶汤品质,提高中低档茶叶以及品质较差、 原料较粗老茶叶利用率,增加茶叶综合产值;改善茶汤品质。通过实验研 究表明该发酵条件时,发酵后的茶汤品质最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发酵液态黑茶饮料的加工方法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 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参阅图1: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液态黑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
S101、采用夏秋一芽五六叶原料,经杀青干燥后制成毛庄茶;
S102、毛庄茶粉碎过40目筛后浸提,浸提后、抽滤、分装,在121℃ 下湿热灭菌25min,备用;
S103、将发酵剂接种于步骤S102所得的备用发酵茶汤培养基液中, 置于恒温振荡器中培养;
S104、对发酵好的发酵液过滤、装瓶、灭菌。
进一步,浸提的条件为:每1g茶对应50ml蒸馏水,100℃浸提45min; 浸提茶叶与水质量体积比比1:50。
进一步,步骤S103中发酵剂与茶汤体积比为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7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