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海珍品3D打印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189.2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概泉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17/40;A23P2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海珍品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海珍品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的快速成型技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以快速、方便、灵活、高精度、高质量、低成本等特点代替传统制造业的机床、刀具和流水作业等繁琐工序,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和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热点,自1986年美国推出第一台3D打印机以来,历经30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要优势,在医学、航天、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3D食品打印机是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快速食品制造机械,不仅可以人性化的改变食物形状,改良食品品质,还可以自由搭配均衡营养,3D食品打印机让人们无须满身大汗的在炉火前烹煮,轻轻松松就能制作出美味食品,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节省手工烹煮时间,精简制作过程,从而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自制食品,3D食品打印机是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食品制造层面上的一种机器,主要由控制电脑、自动化食材注射器、输送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它所制作出的食物形状、大小和用量都由电脑操控,其工作原理 和操作方法与3D打印机相似,其使用的打印材料是可食用的食物材料和相关配料,将其预先放入容器内,将食谱输入机器,开启按键后注射器上的喷头就会将食材均匀喷射出来,按照“逐层打印、堆叠成型”制作出立体食物产品,使用者可以自主决定食物的形状、高度、体积等,不仅能做出扁平的饼干,也能完成巧克力塔,甚至还能在食物上完成卡通人物等造型,用于食品打印的材料来源丰富,可以是生的、熟的、新鲜的或冰冻的各种食材,将其绞碎、混合、浓缩成浆、泡沫或糊状,打印出的食品口感各样,方便咀嚼下咽,同时还可自由搭配营养,对于咀嚼困难或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病人,3D打印食品不仅人性化地改变食物形状以及改良食品品质,更提供了均衡营养,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仿生海珍品3D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鲍鱼、虾和鱼为研究对象,建立海产品三维数模库的仿生海珍品3D打印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海珍品3D打印机,包括X、Y、Z方向的打印支架和挤出机构,所述X、Y、Z方向的打印支架上设有步进电机,挤出机构安装在打印支架上,X、Y、Z方向的打印支架的底部安装有打印台,所述打印台下面设有加热板,所述X、Y向的步进电机轴上安装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打印台和加热板运动,所述X、Y向的步进电机轴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传递Z方向的动力,Z向步进电机轴与螺杆相连, 所述挤出机构包括挤出支架、挤出步进电机、扁轴、挤出螺杆、内螺纹法兰、料筒、橡胶柱塞和喷头,所述挤出步进电机安装在挤出支架上,挤出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扁轴相连,挤出螺杆的一端插入扁轴中,另一端与橡胶柱塞相连,内螺纹法兰与挤出螺杆连接,料筒安装在内螺纹法兰下端,喷头安装在料筒底部,所述螺杆的材质为铸钢,所述铸钢含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05-0.08%、钙0.4-0.7%、锰0.05-0.07%、锌0.5-0.9%、0.0023-0.0045%、铝0.4-0.6%、钼0.7-0.9%、硼0.027-0.035%、镁0.24-0.26%、钛0.035-0.0037%、碌≤0.29%、铜0.13-0.18%、余量为铁。
所述X、Y、Z方向的打印支架由光轴和支撑板构成,所述铸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铁、锰铁与废铁按1.2:4.3-5.1:2.3-4:5.5比例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化,再加入废钢,作为铁基质来源;进行脱硫、脱氧;然后依次加入镁、铜、铌和钛合金元素合金化,所述的各合金元素加入量为其配方中各自质量百分比的1/3-3/7,控制感应炉中压强为0.0006-0.0008Mpa,加热温度至1293-1532℃,熔融后热轧,冷却后制成钢坯;
(2)将步骤(1)的钢坯放入电弧炉中熔化至熔融状态,保温5-7h,然后向其中加入剩余量的铝、铜、镭和钛各合金元素,搅拌均匀,保温32-40分钟,再向其中加入其它剩余合金元素,在1430-1550℃精炼30-50min,保温25-35min后取样,分析成分后,调整成分,熔化18-22min,铸造成型,出钢温度为1432-14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概泉,未经梁概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