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冲击式扭力工具的扭力控制方法及其扭力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2863.9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5/01 | 分类号: | G05D15/01;B25B21/00 |
代理公司: | 31249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妍;张静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冲击 扭力 工具 控制 方法 及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冲击式扭力工具的扭力控制方法及其扭力控制系统。方法为:设置震动传感器于气动冲击式扭力工具上,并于其出力端套接扭力传感器;以第一、第二工作气压驱动该工具,以进行校验作业,以同时获得第一、第二扭矩值及第一、第二震动值;依据得到的工作气压以及扭矩值建立气压与扭矩的对应关系曲线;同时,依据工作气压及震动值建立气压与震动频率的对应关系曲线;在第一与第二扭矩值间输入目标扭矩值可得到对应的工作气压,并据以驱动该工具进行锁固作业;在移除扭力传感器的情况,亦可依据上述两条关系曲线,仅依据震动传感器感测的震动值,仍可于锁紧作业的起始至结束过程中,做闭回路的监控,判断锁固结果是否符合目标扭矩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气动扭力工具的扭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特别是针对冲击式或脉冲式的气动扭力工具,利用一扭力传感器TTD(Torque Transducer)与一震动传感器BD(BPM Detector)在校验时同步建立起来的气压与输出扭力与震动值的对应关系曲线,以达到精确控制目标扭力的扭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本申请发明人先前已提出专利申请“扭力控制方法及其扭力控制装置”(申请号为201410371437.6),其可使气动扭力工具精确地达到扭力控制的目的。然而,本申请发明人根据多年来从事扭力控制产品的经验,仍不断地追求扭力控制产品的改善,本申请发明人认为上述专利申请,仍可采用其他的装置与方法以达到更精确的扭力控制,且可大幅改善用户使用上的弹性与便利性。本发明的发明人思索使用前述专利申请使用的扭力传感器,虽可精确的达到扭力控制的目的,但制造成本高昂,尤其是应用于冲击式的气动扭力工具,因承受剧烈的冲击震动,也有着使用寿命的问题,再者,因必需装设在扭力工具的出力端,经常因操作空间的限制,而无法使用,造成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气动扭力工具的扭力控制方法及其扭力控制系统,尤其是冲击式的气动扭力工具的扭力控制,以期进一步改善增进前述专利申请的扭力控制的精确度及克服前述专利申请,使用时受到操作空间限制而无法使用扭力传感器的问题,以增进作业上的弹性与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扭力控制方法,尤其是应用于冲击式的气动扭力工具的锁固作业。扭力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设置一震动传感器至冲击式的气动扭力工具上;自气压系统连接气压管路至扭力控制装置,以输出稳定的工作气压至冲击式的气动扭力工具,且在锁固作业的起始至结束过程中,监控工作气压是否在预设的允许变异范围内;在锁固前,针对使用的紧固件与待锁固件,利用一扭力传感器先进行输出扭力的校验作业,依据气动扭力工具可正常操作的第一工作气压及对应的第一扭矩值与第二工作气压及对应的第二扭矩值建立一气压与扭矩的对应关系曲线;其中第一工作气压不等于第二工作气压;同时,依据对应于以第一工作气压驱动气动扭力工具时感测的第一震动频率值及对应于第二工作气压驱动气动扭力工具时感测的第二震动频率值,以建立一气压与震动频率值的对应关系曲线;输入介于第一扭矩值与第二扭矩值之间的任一目标扭矩值,依据气压与扭矩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得到对应的工作气压,并以该工作气压驱动气动扭力工具以进行锁固作业;同时,依据气压与震动频率的对应关系曲线,判断以该工作气压驱动气动扭力工具进行锁固作业时,震动传感器感测到的震动频率值是否符合目标扭矩值。如此,以三种参数来进行冲击式的气动扭力工具输出扭力的控制,使结果更精确可靠。
操作时,气动冲击式扭力工具可于上述两条对应关系曲线建立完成后,移除扭力传感器,并仅借着贴附于气动冲击式扭力工具上的震动传感器感测到的震动频率值与储存于扭力控制装置的两条对应关系曲线,仅依工作震动频率值以及气压与震动频率值的对应关系曲线,就可在锁紧作业起始全部过程,做闭回路的监控,根据感测到的震动值,判断锁固结果是否与目标扭矩值相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8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波浴房(1)
- 下一篇:连体坐便器(A-C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