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型侧对重电梯井道布局结构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5474.1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闽;李艾;高文栋;李延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电梯 井道 布局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电梯井道布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凑型侧对重电梯井道布局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相同载重量的侧对重电梯通常要比后对重电梯占用更大的电梯井道2面积,这主要是因为为了保证电梯轿厢1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在电梯井道2布局中,尽量使轿顶轮或轿底轮中心线与轿厢导轨4中心线重合,同时为满足此条件,电梯厂家通常采用轿厢1两侧为轿厢导轨4,轿厢导轨4固定在导轨支架外侧,大导轨支架5将对重包围,对重导轨7固定在大导轨支架5内侧,采用此种布局方法,轿厢1与对重之间存在一个轿厢导轨4和一个大导轨支架5的距离,因此,在土建中此种电梯井道2在宽度方向上要设计的略宽,即增加了电梯井道2的占用面积及建筑成本,同时,此种布局中的大导轨支架5将对重整体包围,总量上需要更多的大导轨支架5,增加了电梯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侧对重电梯井道布局结构及其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合理有效的布置电梯轿厢、对重、曳引机等部件的位置,使电梯井道布置更加紧凑,因此在不改变电梯井道大小的前提下,可放下面积更大的电梯轿厢,并可在轿厢内斜放下标准铲式担架,同时还节约制造原材料,从而弥补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紧凑型侧对重电梯井道布局方法,曳引机采用斜向设置,曳引轮一侧轮槽与轿顶轮外侧轮槽的垂直中心线相重合,曳引轮另一侧轮槽与对重轮内侧轮槽的垂直中心线相重合,确保电梯起吊点保持在轿厢重心上,同时轿厢导轨和轿顶轮采用偏置设置,使得电梯对重可以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原为空隙的角落中。
一种紧凑型侧对重电梯井道布局结构,包括电梯井道、机房、轿厢、对重、曳引机和承重钢梁,所述机房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承重钢梁横架在机房内,曳引机设置在承重钢梁上,轿厢设置在电梯井道中,轿厢上设置有轿架,所述轿顶轮固定在轿架上,轿顶轮中心与轿厢顶部的中心位置重合,还包括对重轮、曳引轮、曳引绳、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和共用导轨支架,所述曳引绳一端与承重钢梁相连接,另一端向下绕过对重轮,然后向上绕过曳引轮,接着再向下绕过轿顶轮后向上与固定在承重钢梁上;曳引轮一侧轮槽与轿顶轮外侧轮槽的垂直中心线相重合,曳引轮另一侧轮槽与对重轮内侧轮槽的垂直中心线相重合;轿厢一侧的轿厢导轨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一侧侧壁上,共用导轨支架由数个构成,分别由上向下分布固定在电梯井道另一侧侧壁上,轿厢另一侧的轿厢导轨分别固定设置在数个共用导轨支架前面上,轿厢沿两侧轿厢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对重设置在电梯井道内轿厢和共用导轨支架一侧,所述对重一侧的对重导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对应的数个共用导轨支架的侧面上,对重另一侧的对重导轨固定设置在所对应的电梯井道侧壁上,所述对重可沿对重导轨上下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轿厢的轿架中的上梁和下梁的四角处设置有横梁克角,所述对重中的对重块为带有对重克角的八角形对重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轿顶轮为双轮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曳引绳两端分别与对重侧绳头板和轿厢侧绳头板相对接,所述对重侧绳头板和轿厢侧绳头板分别固定在承重钢梁的对应位置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紧凑型侧对重电梯井道布局结构及其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确保电梯起吊点保持在轿厢重心上,将对重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原为空隙的角落中,省却了封闭式的对重导轨支架,并实现了对重导轨与轿厢导轨共用,在不改变电梯井道大小的情况下,电梯井道内所有部件布局达到最紧凑,从而可以有效的扩大轿厢的使用面积,增大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在不增大轿厢面积的同时,减小电梯井道占地面积,大大节约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对重电梯井道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电梯井道布局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电梯井道、3轿顶轮、4轿厢导轨、5大导轨支架、6对重、7对重导轨、8曳引机、9曳引轮、10机房、11承重钢梁、12曳引绳、13对重轮、14共用导轨支架、15轿架、16上梁、17下梁、18横梁克角、19对重克角、20对重侧绳头板、21轿厢侧绳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升华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升华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火焰切割机限位环形轨道
- 下一篇:集成吊顶框架数字机器人氩弧铝焊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