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取向硅钢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349.4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郭薇;王凤琴;李飞;张长利;李沛环;张喜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硅钢 生产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低硅无取向硅钢是一种对带钢轮廓要求较高的热轧产品,热轧生产时带钢横向金属流动不规则,对低硅无取向硅钢的断面轮廓控制造成了不良影响。热轧硅钢产品是冷轧工序的原料,随着对冷轧硅钢片的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热轧硅钢产品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热轧硅钢产品的断面轮廓,是下游工序关注的重中之重。
目前热轧硅钢产品采用小凸度控制,虽然可以较好的控制热轧硅钢产品的凸度,却恶化了热轧硅钢产品的轮廓形状,产品中部容易出现“山”形金属聚集,导致在轧制中后期带钢边部出现边部反翘、局部高点等“山”形板形缺陷。尤其在轧制计划单中后期的“山”形板形缺陷逐渐加剧,“山”形板形缺陷会导致在下游冷轧工序起筋、边浪等缺陷,影响板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取向硅钢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在轧制中后期出现的“山”形板形缺陷问题,减少了下游工序板形不良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取向硅钢生产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连轧机组,所述无取向硅钢生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硅钢热轧过程中识别加热炉状况;
根据当前所识别出的加热炉状况确定当前加热炉数;
当确定所述当前加热炉数对应为三炉生产时,调用第一生产数据组进行调整每个上游机架的热膨胀计算系数和冷却水量均与当前轧制间歇匹配,其中,所述第一生产数据组与所述三炉生产对应;
当确定所述当前加热炉数对应为双炉生产时,调用第二生产数据组进行调整每个所述上游机架的所述热膨胀计算系数和所述冷却水量均与所述当前轧制间歇匹配,其中,所述第二生产数据组与所述双炉生产对应,所述第一生产数据组与所述第二生产数据组不同;
根据调整后热膨胀计算系数控制每个所述上游机架的热膨胀稳定值。
优选的,所述调用第一生产数据组进行调整每个上游机架的热膨胀计算系数和冷却水量均与当前轧制间歇匹配,包括:
从所述三炉生产的第一数据文件中调用与当前轧制钢种匹配的所述第一生产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文件中包括多个生产数据组,每个生产数据组匹配一个钢种;
读取所述第一生产数据组中的第一稳定生产数组,所述第一稳定生产数组中包括第一基准轧制间歇区间,以及与所述第一基准轧制间歇区间匹配的第一冷却水量基准值、第一热膨胀计算系数基准值;
基于所述当前轧制间歇所在轧制间歇区间,对所述第一冷却水量基准值进行比例计算,以计算出每个所述上游机架在所述当前轧制间歇的所述冷却水量;
基于所述当前轧制间歇所在轧制间歇区间,对所述第一热膨胀计算系数基准值进行比例计算,以计算出每个所述上游机架在所述当前轧制间歇的所述热膨胀计算系数。
优选的,所述调用第二生产数据组进行调整每个所述上游机架的所述热膨胀计算系数和所述冷却水量均与所述当前轧制间歇匹配,包括:
从所述双炉生产的第二数据文件中调用与当前轧制钢种匹配的所述第二生产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文件中包括多个生产数据组,每个生产数据组匹配一个钢种;
读取所述第二生产数据组中的第二稳定生产数组,所述第二稳定生产数组中包括第二基准轧制间歇区间,以及与所述第二基准轧制间歇区间对应第二冷却水量基准值和第二热膨胀计算系数基准值;
基于所述当前轧制间歇所在轧制间歇区间,对所述第二冷却水量基准值进行比例计算,以计算出每个所述上游机架在所述当前轧制间歇的所述冷却水量;
基于所述当前轧制间歇所在轧制间歇区间,对所述第二热膨胀计算系数基准值进行比例计算,以计算出每个所述上游机架在所述当前轧制间歇的所述热膨胀计算系数。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调整后热膨胀计算系数进行计算每个所述上游机架的热膨胀稳定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到达每个预设轧制块数时采集同一下游机架的工作辊表面温度;
将所述工作辊表面温度与模型计算温度进行对比,获得一对比结果;
在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工作辊表面温度小于所述模型计算温度时,增大所述热膨胀计算系数中的第一传导系数和/或减小所述热膨胀计算系数中的第二传导系数,其中,所述第一传导系数为轧辊与带钢间的换热系数,所述第二传导系数为轧辊与冷却水间的换热系数;
在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工作辊表面温度大于所述模型计算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传导系数和/或增大所述第二传导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卷带头的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药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