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及配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565.4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岳梦云;张学英;李茂;刘巧珍;卢頔;韩雨桐;董余红;黄辉;孙凯;徐晨;黄晨;汪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主控制单元 配电系统 冗余架构 智能网络 链路 输出 供电控制器 故障支路 链路控制 通讯链路 无缝切换 系统输出 控制器 上位机 主副机 主网络 断开 副机 主路 遥控 | ||
1.一种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主控制单元、从控制单元、N个主配电链路、N个从配电链路,N≥2;
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主通讯链路、主控制器MCU、从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器(K1)和2N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所述主通讯链路用于实现主控制器MCU和上位机的通讯;主控制器MCU控制2N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的通断;从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器(K1)基于主控制器MCU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从控制单元的供电;
所述从控制单元包括从通讯链路、从控制器MCU、主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器(K2)和2N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所述从通讯链路用于实现从控制器MCU和上位机的通讯;从控制器MCU控制2N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的通断;主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器基于从控制器MCU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主控制单元的供电;
第i路主配电链路包括串联连接的控制开关、电源状态触点、主继电器线包、主延时电路、第i路从继电器常闭触点,还包括主输出控制继电器和主输出接触器;主延时电路实现接通延时,延时时间为T1,N≥i≥1,所述控制开关为并联设置的第i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常开触点和第i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常开触点;主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主输出控制继电器供电,主输出控制继电器控制主输出接触器的吸合,主输出接触器控制第i路主母线的供电输出;
第i路从配电链路包括串联的控制开关、电源状态触点、从继电器线包、从延时电路、第i路主继电器常闭触点,还包括从输出控制继电器和从输出接触器;从延时电路实现接通延时,延时时间为T2;T2>T1,所述控制开关为并联设置的第N+i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常开触点和第N+i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常开触点;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从输出控制继电器供电,从输出控制继电器控制从输出接触器的吸合,从输出接触器控制第i路从母线的供电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从通讯链路,用于实现主控制器MCU和从控制器MCU之间的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通讯链路包括主网口和主通讯总线;从通讯链路包括从网口和从通讯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i路主配电链路包括的控制开关为将第i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的两组常开触点形成的串联单元与第i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常开触点形成的串联单元进行并联,形成的并联组合;
第i路从配电链路包括的控制开关为将第N+i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的两组常开触点形成的串联单元与第N+i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常开触点形成的串联单元进行并联,形成的并联组合。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的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上位机经主通讯链路和从通讯链路分别发送主机接通指令、从机接通指令至主控制器MCU和从控制器MCU;
(2)主控制器MCU接收到主机接通指令后接通第1至N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从控制器MCU接收到主机接通指令后,接通第1至N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主控制器MCU接收到从机接通指令后,接通第N+1至2N个第一配电链路控制开关;从控制器MCU接收到从机接通指令后,接通第N+1至2N个第二配电链路控制开关;
(3)经延时T1后N路主配电链路的主继电器线包供电,主输出控制继电器控制主输出接触器的吸合,主输出接触器控制第i路主母线的供电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源控制器判断第i路电源出现故障,则控制断开第i路主配电链路电源状态触点,则第i路主配电链路的主继电器线包断电,从输出控制继电器控制从输出接触器的吸合,从输出接触器控制第i路从母线的供电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5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串联网络备用电源自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