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猴头菇猴杰2号或大猴头的引物对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1844.2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娜;周祖法;宋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猴头菇 猴头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猴头菇猴杰2号或大猴头的引物对及方法。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上游引物为:5′‑ATTAGCTTGACGTACAGACAGTCG‑3′,下游引物为:5′‑TGTTGGAGCAAGGGTGATACGA‑3′。本发明引物对为猴头菇猴杰2号和大猴头共有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包含所述引物对的PCR方法来鉴定猴头菇猴杰2号或大猴头,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且可以进行快速的早期鉴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鉴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鉴定猴头菇猴杰2号或大猴头的引物对及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猴头菇是一种食药用兼备的珍稀菌类,其子实体和发酵菌丝均可入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猴头菇也进入了普通家庭,特别是“非典”以后,猴头菇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更加被认识,猴头菇市场消费急增,广阔的市场需求使人工栽培迅速发展。
随着猴头菇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产、抗逆的猴头菇种质资源需求愈加迫切。但由于猴头菇品种本身具有无性繁殖的遗传特性,使得在菌种市场上同种异名,异种同名、假种、劣种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菌种质量的退化现象,不仅极大地损害了猴头菇生产者和育种者的利益,也影响了猴头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可靠、快速便捷的猴头菇品种鉴定体系至关需要。而我国目前对猴头菇品种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依靠在生产层面制定的各项生产技术标准,而在菌种质量技术层面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特别是缺乏猴头菇良种的早期快速鉴别技术体系。
就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猴头菇主栽品种为15个,包括猴杰2号、猴头菇99、猴头菇G2M5.496、猴头菇G2M5.497、猴头菇920、猴头菇911、猴头菇99-1、猴头菇H6、猴王、大猴头、猴头6号、常山猴头菇、猴头BJ-5、福建猴头菇、猴头菇19号。对这些猴头菇品种的鉴别主要依据猴头菇菌丝、菌落和子实体形态的宏观现察、生长特性、生理生化反应以及不同菌株间发生的拮抗反应等,但由于这些方法易受环境因素和生理状况的影响,并且随着品种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品种鉴定愈来愈困难。
自本世纪以来,一些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相继用于了猴头菇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研究,但对于分子标记与猴头菇性状的连锁、猴头菇品种间的分子鉴别研究很少。况且,这些分子标记技术所采用的均为共有引物,其PCR扩增图谱不仅复杂、重复性差,而且特异性不高,因此并不适合用于品种鉴别,只有开发出某个品种稳定、特异的DNA指纹标记才能真正用于该猴头菇品种的准确快速鉴定。
CN101985657A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使用此发明公开的分子特异性引物猴王F2/R2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猴头菇菌种猴王的特征扩增产物为371bp。CN101402994A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猴杰的方法,具体步骤与CN101985657A中类似,使用此发明公开的分子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猴头菇菌种猴杰的特征扩增产物为414bp。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猴头菇猴杰2号或大猴头的引物对,该引物特异性高,利用该引物进行PCR鉴定,操作简便,准确性高。
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上游引物为:5′-ATTAGCTTGACGTACAGACAGTC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