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1916.3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9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苏;周彦伊;陈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泰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荧光剂装置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发出第一波段光的光源系统,荧光剂装置包括基板及第一荧光层。第一荧光层包括第一荧光剂及第二荧光剂。第一荧光剂形成于基板以转换第一波段光为第二波段光,其中第二波段光包括第一色光及第二色光。第二荧光剂分布于第一荧光剂之间以转换第一波段光为第二色光,以增加第二色光的出光强度。因此,该第二色光的出光强度是有效地被增加。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荧光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投影设备,例如投影机(Projector)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学校或者各种商务场合中,以用于将一影像信号源所提供的影像信号放大显示于屏幕。为节省电力消耗以及缩小装置体积,目前的投影设备的光源系统(Illumination System)已使用固态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元件,来取代传统的高密度气体放电灯(HIDLamp)或高压汞灯。
一般而言,投影机的光源系统可发出三原色光,即红光(R)、绿光(G)、蓝光(B)等三原色光。在三原色固态发光元件,即红光固态发光元件、绿光固态发光元件及蓝光固态发光元件之间,以蓝光固态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最佳。由于红光固态发光元件及绿光固态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较差,故红光及绿光可使用蓝光固态发光元件配合波长转换装置(例如荧光剂色轮)产生。也就是说,利用蓝光固态发光元件配合荧光剂色轮可以直接发出红光或绿光,以取代红光固态发光元件或绿光固态发光元件。因此,光源系统整体的发光效率提高,且该光源系统的制造成本降低。
然而,使用固态发光元件发出一激发光以及使用荧光剂色轮转换该激发光仍具有不少缺点。当使用固态发光元件配合涂布有荧光剂的荧光剂色轮发出一受激光并经分色而投影时,某一色光的出光强度或者色彩饱和度皆可能有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陷的荧光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为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荧光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
本专利申请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荧光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荧光层包括第一荧光剂及第二荧光剂,通过该第二荧光剂的转换,可增加经该第一荧光剂转换后的第二波段光中包括的某一色光的出光强度。
本专利申请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荧光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包括第一荧光剂及第二荧光剂的第二荧光层于光路径上是形成于仅包括第一荧光剂的第一荧光层的后,第一波段光的大部分能量皆被第一荧光层的第一荧光剂所降低,使得该第二荧光剂的转换效率能够被增加。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申请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荧光剂装置,适用于一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发出一第一波段光,该荧光剂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第一荧光层。该第一荧光层包括一第一荧光剂及一第二荧光剂,第一荧光剂形成于该基板,以转换该第一波段光为一第二波段光。该第二波段光包括一第一色光及一第二色光。该第二荧光剂分布于该第一荧光剂的间,以转换该第一波段光为该第二色光,以增加该第二色光的出光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申请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荧光剂装置,适用于一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沿一光路径发出一第一波段光,该荧光剂装置包括一基板、一第一荧光层及一第二荧光层。该基板设置于该光路径。该第一荧光层形成于该基板的一侧。该第二荧光层于该光路径上形成于该第一荧光层之后。该第一荧光层包括一第一荧光剂及x重量百分比的第二荧光剂,且该第二荧光层包括该第一荧光剂及y重量百分比的该第二荧光剂,其中y大于x。该第一荧光剂是将该第一波段光转换为一第二波段光。该第二波段光包括一第一色光及一第二色光。该第二荧光剂是将该第一波段光转换为该第二色光,以增加该第二色光的出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一体化新风净化温控器
- 下一篇:支撑件、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