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充电散热功能的电动车及其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965.8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林鹏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M6/80;B62M6/90;B62M6/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散热 功能 电动车 及其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具充电散热功能的电动车及其温度控制 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辆,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 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然而,现在的电动车(含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的设计只考虑到驾驶体 验,没有考虑到电动交通工具充电方便性。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能量装置 与电动车主体是相互分离的,也即能量装置是电动车的分离式配件,使用时, 用户在家里对能量装置充满电后,再将能量装置安装到电动车的车身上进行使 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这种能量装置的充电有诸多不便,一是搬动麻烦, 每次要将能量装置取出后在家里或固定的位置充电后再搬回电动车上进行安 装,二是散热不易,安装到电动车上使用时,由于能量装置位于电动车内且在 使用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不易进一步散发出去,容易造成电动车过热,甚至出现 过载短路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充电散热功能的电动车,以及一种采 用所述电动车的温度控制方法。
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一个主体部;一个能量装置,其内置在所 述主体部内,所述能量装置包括一个蓄电池、一个充电模块、以及一个与所述 蓄电池相连接的插头:一个车架,所述车架与所述能量装置热接触以将所述蓄 电池和充电模块所散发的热量传导并散发至电动车外界。
一种采用上述电动车的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 或第二温度感测器感测所述充电模块的温度并输出一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感测信 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或第二感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 一或第二感测信号控制蓄电池继续充电或停止充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及其温度控制方法,首先, 其通过将能量装置内置在所述主体部内,可以方便利用电动交通工具停靠后的 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其次,通过与所述能量装置热接触 的车架将热传导后进行快速散热,并利用温度感测器感测能量装置的温度,进 而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蓄电池继续充电或停止充电,可以保证能量装置处于正常 的工作温度内,从而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车的车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车的温度控制 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一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100,所述电动车100 包括:一个主体部10、一个车架30、以及一个能量装置50。
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部10包括了包括车头11、车身12、尾架13、坐垫 14等,所述车身12位于所述车头11与所述尾架13之间,所述坐垫14设置在 所述尾架13上。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动车100还进一步包括前后车轮 161、162,所述整个主体部10由所述前后车轮161、162所支撑。本实施例中, 车头11由前车轮161所支撑,尾架13由后车轮162所支撑。另外,在本实施 例中,所述主体部10包含用于放置驾驶者双脚的脚架18,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 可以放置其双脚于所述脚架1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林鹏,未经顾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空气温度进行加热、冷却的车把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