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体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9337.3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岳连义;段士博;郑象坤;李莉;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富源履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加工 工装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传统制造业中,由于形状复杂的箱体类零件经常需要多种刀具在不同机床上加工出不同的平面与孔穴(如图1-8所示),以前的加工工艺是:镗孔、镗平面、钻孔;铣平面、钻孔、攻丝,这种加工工艺至少需要三台设备及三个操作者,此种加工过程不仅存在装夹次数多、加工时间长、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而且加工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
而加工中心则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可以说是现代最完善的单机。它是体现柔性自动化的基本单元,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可以自动换刀,大大减少了工件搬运和装夹次数,缩短辅助时间,进一步提高精度、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减低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同时针对在钻、铣、镗类加工中心上加工箱体零件的工序特点,研究了箱体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及其所用工装,解决了该类复杂箱体在不同机床间周转加工,生产过程装夹次数多、效率较低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体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可简化加工工艺,保证加工质量,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箱体加工工装,包括设置在卧式加工中心回转工作台上的立柱、箱体工装I及箱体工装II,所述箱体工装I及箱体工装II对称设置在立柱两侧,所述箱体工装I包括定位机构I和夹紧机构I,通过定位机构I以工件B面及M面为加工基准进行定位,通过夹紧机构I压紧工件的N面、L面及Q面进行固定;箱体工装II包括定位机构II和夹紧机构II,通过定位机构II与工件上的J孔及K孔配合进行定位,通过夹紧机构II压紧工件的M面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I包括水平定位柱和竖直定位柱,所述水平定位柱为四个、且呈方形固定在回转工作台上,所述竖直定位柱为三个、且呈三角形设置在立柱上;所述夹紧机构I包括水平方向夹紧部件、竖直方向夹紧部件和前侧夹紧部件I。
优选的,所述水平方向夹紧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顶杆和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水平设置在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在立柱上,所述左顶杆和右顶杆与支座均为螺纹配合;所述前侧夹紧部件I为三套,均包括压板I和锁紧杆I,锁紧杆I端部与螺母配合,所述压板I贯穿在锁紧杆I上、且可绕锁紧杆I转动,一个锁紧杆I固定在顶板上,另两个锁紧杆I固定在立柱上、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支座下方。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II包括上定位芯轴和下定位芯轴,上定位芯轴和下定位芯轴均竖直设置在支架上,上定位芯轴和下定位芯轴分别与工件上的J孔及K孔配合进行定位;所述夹紧机构II包括上下两套结构相同的前侧夹紧部件II,前侧夹紧部件II包括压板II和锁紧杆II,锁紧杆II端部与螺母配合,所述压板II贯穿在锁紧杆II上、且可绕锁紧杆II转动,两个锁紧杆II分别固定在支架一侧。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一边固定在立柱上、另一边水平设置,两个L型支架上下对应、相背设置在立柱上,支架(22)水平边上设有与上定位芯轴(21)、下定位芯轴(28)配合的通孔。
优选的,三个竖直定位柱呈三角形设置在立板上,所述立板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水平方向夹紧部件的支座均设置在立板上。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所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与工件A*面外形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芯轴顶部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为圆环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箱体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回转工作台上安装箱体工装I及箱体工装II,箱体工装I与箱体工装II对称设置在回转工作台中部的立柱上;预先在刀库中安装好所需刀具,并在控制面板上预先编制好加工程序;
(二)将工件定位并压紧在箱体工装I上,粗铣工件的A基准面、G基准面、E基准面;
(三)分别镗工件的A面、A*面、G面及E面上的H孔、I孔、J孔及K孔,及各孔内部各阶梯孔;
(四)精铣工件的A面、G面及E面,并对A面、G面及E面上的孔口进行倒角;
(五)精铣工件上斜孔F处平面;
(六)钻工件A面上H孔的周边孔、G面上J孔的周边孔、E面上K孔的周边孔及F孔;
(七)将工件从箱体工装I上卸下,安装到箱体工装II上,将工件在箱体工装II上定位并压紧;
(八)粗精铣工件的A*面、B面及B*面;
(九)钻工件B*面上各孔、A*面上I孔的周边孔及B面上各孔;
(十)对工件A*面上I孔的孔口进行倒角;
(十一)钻工件M面上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富源履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富源履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器风扇组装夹具
- 下一篇:导电片自动焊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