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abview的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0916.X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金达锋;王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F11/36;H04L12/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abview 汽车 电池 管理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用于对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上位机观测和控制,所述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分布式两级CAN网络,两级CAN网络通过双通道CAN采集卡集成到一个测试系统中,并由测试系统对两级CAN网络进行分别独立控制,所述测试系统采用Labview进行开发,采用状态机设计模式,包括标定模块、初始化模块、通讯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所能够将不同通讯频率的两个CAN网络集中到一个测试平台上,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以适应开发需求,且可适应不同型号的CAN接口卡和电池管理系统,减少重复开发过程,重复性好,尽量减少人工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关心的分析参数进行监控,提高覆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abview的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主要由动力电池分组串并联形成整车电源提供动源,在整车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设计电池管理系统(简称BMS),实现对电池的在线监控与控制。市面上纯电动车平台中涉及72V和320V两种型号电池管理系统。其中320V电池管理系统采用3个slaver控制器监控所有电池包及单体电池,1个master控制器监控3个slaver,实现控制算法等复杂处理,具体如图1所示。
从整车角度考虑,三个salver控制器实现单体电池的温度、电压和电流参数的采集功能等,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的内部CAN网络(相对于整车各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组成的外部网络而言)传递给master控制器。由master控制器完成BMS状态估算功能,如SOC值和SOH值得估计,电池功率限制和均衡,继电器控制,BMS热控制,充放电控制以及故障诊断和容错处理。master控制器根据整车CAN通讯协议,与整车其他系统进行信息共享。采用CAN2.0B接口与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整车控制器和仪表进行通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Labview的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避免每个CAN网络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测试系统,减少冗余开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Labview的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用于对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上位机观测和控制,所述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分布式两级CAN网络,两级CAN网络通过双通道CAN采集卡集成到一个测试系统中,并由测试系统对两级CAN网络进行分别独立控制,所述测试系统采用Labview进行开发,采用状态机设计模式,包括标定模块、初始化模块、通讯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具体的,所述分布式两级CAN网络包括CAN子网和CAN主网,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各BMS子控制器通过CAN子网连接到BMS主控制器,BMS主控制器通过CAN主网连接整车控制器和汽车仪表。
基于Labview的汽车电池管理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S1、电池管理测试系统接到CAN网络上后,系统自动进行各模块参数初始化,等待用户打开或关闭CAN采集卡设备,对两路CAN网络进行独立控制;
S2、两路CAN网络中有发送CAN消息时,则电池管理测试系统接收CAN消息,对CAN消息进行ID解析和数据参数解析;
S3、在用户需要对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充电机进行算法参数标定时,在面板上输入相应参数值和控制选项,单击相应的标定控制键,将标定参数下载到下位机中。
S4、在不同的CAN消息周期中,CAN网络中有故障信息时,则电池管理测试系统接收故障帧,对CAN消息进行ID解析,故障信息充电机告警状态和绝缘警告信息。
优选的,两路CAN网络收发CAN消息彼此不冲突,同一路CAN网络通讯带有缓冲区,避免同路信息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0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