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4430.3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香;曾小清;沈拓;方云根;王刚;袁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果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交通信号 系统 安全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预评估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安 全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系统。 它是轨道交通工程中技术含量高、安全相关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关键机电系 统之一,由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联锁、车地信息传输、列车定位等子系 统设备组成。我国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规定,对于新建和新投入使 用的轨道交通安全相关系统需要开展独立的第三方安全预评估。信号系统就属 于安全高度相关系统,因此,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安全 预评估。
安全预评估是在工程建设前对系统进行的安全预测,是在未获取系统运行 数据的情况下,对系统安全性进行预风险评价的行为,要求专业化程度更高, 难度更大。
目前针对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估可遵照的标准只有《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2-2007)、《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AQ8004-2007)。这两个标 准只是框定了对轨道交通所有系统安全预评价的范围和总体流程,没有给出评 价方法,而其中的信号系统由于是安全苛求系统,对它的预评价更要谨慎对待, 专业性更强;并且预评价是在工程实施前的预测评价,无法获取信号系统在未 来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的统计故障数据和运行监测数据,故一般传统安全评 估方法在这里是不可行的;第三,这两个标准只是预评价的指导性建议,未针 对信号系统给出安全预评价过程和具体的安全定性、定量方法,导致在实际中 对信号系统的安全预评估没有可参考的具体方法。综上所述,对信号系统安全 预评估必须以这个复杂的信号系统整体为预评价对象,专业要求高,预评估方 法不成熟,造成实际中的预评价工作技术难度大。
因此,在当前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下,急需设计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的安全预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整体安全预评 估的安全预评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安全预评估模型,所述安全预评估模型包括任务要素、人员要素、 设备要素、管理要素和环境要素;
S2:根据所述安全预评估模型,将所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历史安全事件 整理成预评估安全数据库;
S3:按照任务将所述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评估对象,所述评估 对象包括列车运行控制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微 机监测子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设备和供电设备;
S4:根据所述预评估安全数据库,制作信号系统风险检查表,所述信号系 统风险检查表包括设备因素风险检查表、人员因素风险检查表、管理因素风险 检查表和环境因素风险检查表,对应的风险因素依次为设备风险因素、人员风 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和环境风险因素;
S5:根据所述信号系统风险检查表对每个所述评估对象进行风险评估计算;
S6:根据步骤S5的计算结果,确定风险评级结果,所述风险评级结果包括 每个风险因素的总体评级和包含在每个所述风险因素中的每个风险项的风险级 别,根据所述风险评级结果找出信号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S7:针对所述薄弱环节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预评估安全数据库包括所述信号系统的设备故障 事件和故障类型、环境影响安全事件、管理影响安全事件和人员影响安全事件, 及上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优选的,步骤S5中,风险评估计算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S51:选择要进行风险评估计算的评估对象,根据所述预评估安全数据库, 输入针对该评估对象的历史安全事件;
S52:预想故障分析,即计算该评估对象中一个或多个设备失效后,即发生 风险项时所述信号系统正常工作的可能性,以判断是否引起运营安全事件,如 果是,进入步骤S53,如果否,继续步骤S52;
其中,所述运营安全事件包括列车追尾、列车脱轨、迎面冲突、列车侧撞 等问题;
S53:计算该风险项发生运营安全事件的概率以及发生运营安全事件所带来 的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果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果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运行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二阶多边沿响应法的快速时域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