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呋喃并色满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医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8585.4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艾希;梁永东;叶姣;刘艾林;连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A61K31/352;A61P3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呋喃 色满酮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具体是7,8-二氢-2H-呋喃并[3,2-h]色满-6(3H)-酮衍生物的制备与作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其基本结构或类似物在许多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都能找到,说明这种结构对于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课题组都经分离或合成手段得到了苯并吡喃酮的衍生物,同时也针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生物活性测试。Pal Perjési等[Eur.J.Med.Chem.,2008,43:839-845]设计合成了12种3-苯亚甲基-4-色满酮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A1对人肿瘤细胞株Molt4/C8和CEM的平均IC50值分别为5.22μM和4.81μM,显示其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且对人体正常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小鼠体内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优先杀死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内相容性。
Alipour等[Daru.J.Pharm.Sci.,2014,22:41]以间苯二酚作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3-亚苄基取代的6,7-二氧亚甲基-4-色满酮,并测试了其对三种不同乳腺癌细胞MCF-7、T47D和MDA-MB-231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2表现出了对三种癌细胞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9.3μg/mL)。
除抗癌活性外,许多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还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活性,Vidavalur Siddaiah等[Bioorg.Med.Chem.Lett.,2007,17:1288-1290]合成了一系列4-色满酮类似物,其中四羟基取代产物A3具有优异的NBT过氧化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8.5μM和4.5μM,高于阳性对照组维生素C和BHA。
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还具有单胺氧化酶(MOA)抑制活性,Nicoletta Desideri等[J.Med.Chem.,2011,54:2155–2164]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苯亚甲基-色满-4-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A4和A5对hMAO-B具有优于阳性对照物selegiline的抑制活性。
2013年,Roy等[Eur.J.Med.Chem.,2013,66:499-507]从间苯二酚出发合成设计了一系列4-色满酮类化合物作为外排泵抑制对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6~A8最低抑菌浓度小于阳性对照物维拉帕米。
Lee W S等[Biol.Pharm.Bull.,2012,35(5):786-790]从一种苏木科Caesalpinia中提取分离得到12种多羟基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通过化学发光检测法测试了12种化合物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9对流感病毒H1N1、H3N2、H9N2三种亚型神经氨酸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7μM、1.1μM、1.0μM。
Ryu等[Bioorg.Med.Chem.Lett.,2009,19(17):4912-4915]研究发现了一系列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A10具有纳摩尔级的抗流感活性(IC50=380nM),而且研究表明它在动力学上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现有的抗流感药物不同,有望开发成对现有药物耐药病毒株强有效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因此对化合物A10的结构进行改造可能发现强有效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Dao等[Bioorg.Med.Chem.Lett.,2011,21(1):294-298]从甘草中分离出一种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A11,它与奥司他韦联用时,可显著增强奥司他韦对H1N1(H274Y)型流感病毒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间接的表明它抗流感的作用机制与奥司他韦不同,因此它具有对抗耐奥司他韦流感病毒的潜力。
2012年,胡艾希等[CN 102399229B,2013-9-4]报道了一类含苯并吡喃和苯并呋喃环N-酰基吡唑鱼藤酚A12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优选N-氯乙酰基吡唑鱼藤酚在反应系统中检测浓度为40ug/ml,其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为40%。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