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耐磨的复合鞋垫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264.7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4H1/4382;D01C1/02;D01D5/06;D04H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耐磨 复合 鞋垫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气耐磨的复合鞋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大致步骤如下:(1)将花生秧剪切成花生秧条,经剥皮、碱煮后制得碱化花生秧纤维;(2)将碱化花生秧纤维用果胶酶处理液处理,制得花生秧纤维;(3)将花生秧纤维与氨纶纺丝原液混合,通过凝固浴纺丝成型,得到复合纤维;(4)将复合纤维依次进行开松、梳理、铺网、定型、针刺、压制,制得成型布,用胶粘剂涂抹后烘干,得到透气耐磨的复合鞋垫材料。本发明制造出的鞋垫材料的透气性和耐磨性均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垫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气耐磨的复合鞋垫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鞋垫大量应用于制鞋业、保健以及特殊功用,一般分为制鞋业应用型鞋垫和市场商品型两种模式。制鞋业应用的鞋垫主要是配合鞋子大底、中底、做出相应的型体;按照楦底板或者面板制作尺码板,并制作出相应的形状。市场商品型鞋垫主要是把鞋垫直接作为一种商品出售,由开发师设计,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
鞋垫按作用可以细分为:1、保健鞋垫,即对人身体有健康益处的鞋垫。如:抗菌鞋垫,除臭鞋垫,中药鞋垫等。2、功能鞋垫:具备特殊功用的鞋来垫。如:抗静电鞋垫,增高鞋垫,防水鞋垫,空气循环鞋垫等。3、常规鞋垫:不具备以上2点的鞋垫,是最常见的一种。
鞋垫的材质大致包括以下几种:EVA、海绵、硅胶、TPR、乳胶、皮革、CPU、布料等。除布料之外的鞋垫材料属于高聚物,相对于布料而言高聚物鞋垫具有力学性能好的优点,透气性方面则一般,而环保性方面则因为高聚物普遍难降解而相对较差,布料鞋垫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尤其是耐磨性方面,透气性和环保性方面稍好于高聚物鞋垫。
公开号为CN103030782B、公开日为2014.11.05、申请人为江苏恒康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慢回弹记忆海绵鞋垫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原料为:多元醇、异氰酸酯、开孔剂、整孔剂、催化剂、发泡剂、甘油、MDI预聚体;原料的配比为: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为:羟值为30-350mgKOH/g,分子量为700-3000,用量为30-60wt%;聚合物多元醇为:羟值为28-32mgKOH/g,分子量为5000-7000,用量占多元醇质量百分比的30-50%;异氰酸酯用量为聚醚多元醇的30-60wt%;催化剂为:胺催化剂和锡催化剂,胺催化剂的添加量为聚醚多元醇质量百分比的0.15-0.45;锡催化剂为聚醚多元醇质量百分比的0.03-0.3;发泡剂为水,添加量为多元醇的0.9-2.5wt%;开孔剂为聚氧丙烯醚,添加量为多元醇的1.5-5wt%;整孔剂为聚硅氧烷聚醚共合物,添加量为多元醇的0.8-2wt%。该专利的鞋垫材料具有质量轻、缓弹等优的特性。该鞋垫材料属于聚氨酯高聚物材料,其耐磨性尚可,不过透气性方面较差,而且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气耐磨的复合鞋垫材料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鞋垫材料的透气性和耐磨性均较好,而且比较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气耐磨的复合鞋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花生秧剪切成长度为2.5cm的花生秧条,然后放入剥皮机中剥皮处理,得到去皮花生秧条,将去皮花生秧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水浴加热至60℃后搅拌3小时,取出后过滤,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后沥干,置于真空烘箱中70℃下干燥3小时,得到碱化花生秧纤维;
(2)将步骤(1)得到的碱化花生秧纤维加入果胶酶处理液中,密封后加热至60℃,超声搅拌5小时,取出后过滤,用蒸馏水反复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7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花生秧纤维;
(3)将步骤(2)得到的花生秧纤维加入氨纶纺丝原液中,室温下搅拌至混合均匀,过滤后加入凝固浴,50℃下依次经过喷头牵伸、盘间牵伸、塑化浴牵伸、切断、水洗、脱硫、水洗进行纺丝成型,得到复合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面料数码转印工艺
- 下一篇:一种树脂类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