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软硬结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5337.8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占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软硬 结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软硬结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依次层叠在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覆盖膜、第一PP片和第一铜箔层,所述第一覆盖膜通过粘胶贴附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一侧上设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覆盖膜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铜箔层和所述第一PP片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通过镀铜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铜箔层和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连通孔在所述第一覆盖膜上的投影包含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邻近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连通孔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之间设有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边缘距离所述第一连通孔边缘距离大于0.1mm。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软硬结合板。
4.一种软硬结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第一覆盖膜和一侧上设有第一连接点的基板,在所述第一覆盖膜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准所述第一连接点后将所述第一覆盖膜通过粘胶贴附到所述基板上;将第一PP片压合到所述第一覆盖膜;将第一铜箔层压合到所述第一PP片上;在所述第一铜箔层和所述第一PP片上开设第一连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中镀铜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铜箔层和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连通孔在所述第一覆盖膜上的投影包含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邻近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连通孔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之间设有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硬结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边缘距离所述第一连通孔边缘距离大于0.1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硬结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中镀铜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第二覆盖膜并在所述第二覆盖膜上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准所述基板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点后将所述第二覆盖膜通过粘胶贴附到所述基板上;将第二PP片压合到所述第二覆盖膜;将第二铜箔层压合到所述第二PP片上;在所述第二铜箔层和所述第二PP片上开设第二连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连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镀铜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铜箔层和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第二覆盖膜上的投影包含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邻近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连通孔邻近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之间设有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硬结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边缘距离所述第二连通孔边缘距离大于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3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单板静电防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