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外护套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577.2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莹;吴杰;余学运;卢松涛;黄财明;万秀强;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30 | 分类号: | B65H54/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护套 排线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缆外护套排线装置,包括支架、滑台平移机构、排线手臂、牵引机构和导向机构,滑台平移机构包括滑台、滑轨和平移驱动装置,滑轨直线铺设于支架的顶部,滑台与滑轨相配置,平移驱动装置带动滑台沿滑轨移动;排线手臂包括滑臂、机械手组件、翻转驱动装置和调高驱动装置,滑臂的一端与翻转驱动装置相连,机械手组件与滑臂的另一端相连,翻转驱动装置与调高驱动装置相连,调高驱动装置安设于滑台上;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分别设于支架的两侧边,牵引机构设于第一导辊的后方,第三导辊设于机械手组件上。本发明实现了光缆外护套生产线的自动智能排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缆行业光缆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外护套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光缆不同的使用环境,在光缆缆芯外加上不同的保护层,以保证光缆中光纤的传输质量和光缆的长期使用寿命,这就叫外护或者护层。缆芯外加的保护层,我们也称之为光缆的护套
现在国内光缆制造行业外护生产线普遍使用的龙门收线均没有自动排线装置,该装置的排线是通过伺服电机来实现恒张力收线,通过实时检测收卷电机转速来判断盘具转速,从而同步排线电机的转速来保证节距恒定。而排线换向则是通过计数排线电机的转数,到达设定的盘宽后排线反向实现换向。
现在国内光缆制造行业普遍采用的收线方式是人工收线,必须在龙门收线增加一个专门的收线操作人员。而通过护层工序后光缆有一定的硬度,导致收线的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尤其是换向时。
现在光缆制造行业使用的收线盘具为一次性的木盘,一般制造出的木盘的形状都不太规整。这更加大了收线的难度。
现在国内光缆制造行业的普遍趋势是提高生产速度增加产出,速度提高后光缆收线的排线难度大大增加,并且危险也大大增加。需要操作人员在收线盘具的入口处用手一直扶着光缆进行排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缆外护套排线装置,本装置基于盘动式龙门收线,可实现自动控制龙门收线的排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缆外护套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滑台平移机构、排线手臂、牵引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滑台平移机构包括滑台、滑轨和平移驱动装置,所述滑轨直线铺设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滑台与滑轨相配置,平移驱动装置带动滑台沿滑轨移动;所述排线手臂包括滑臂、机械手组件、翻转驱动装置和调高驱动装置,所述滑臂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机械手组件与滑臂的另一端相连,翻转驱动装置与所述调高驱动装置相连,调高驱动装置安设于滑台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分别设于支架的两侧边,所述牵引机构设于第一导辊的后方,所述第三导辊设于机械手组件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基体、锥形导轮、斜导轨、导轮滑块、导轮支架和导轮气缸,所述基体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滑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连接部包括弹簧支座和导辊支座,所述弹簧支座对称设于固定部的顶部两侧,所述导辊支座对称设于固定部的底部两侧,弹簧支座和导辊支座中心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外套设有弹簧和套筒,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弹簧支座和套筒相抵,所述第三导辊两端分别与导辊支座相连,所述斜导轨与套筒相连,所述导轮滑块与斜导轨相配置,所述导轮支架与导轮滑块相连,所述导轮气缸两端活塞杆端头分别与导轮支架顶部相连,所述锥形导轮通过连杆与导轮支架底部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电机、牵引减速机、主动导轮、从动导轮和从动气缸,所述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对称竖直设置,从动轮底部与从动滑块相连,所述从动滑块与从动导轨相配置,所述从动导轨铺设于所述支架上与从动轮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牵引电机与牵引减速机相连,主动导轮与牵引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与从动滑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