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轴联动电火花加工的进给速度后处理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6373.4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奚学程;陈昊;刘宏达;赵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7/20 | 分类号: | B23H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动 电火花 加工 进给 速度 处理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多轴联动电火花加工的进给速度后处理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电极和工件上易发生放电集中的点作为参考点,分别测量电极和工件上参考点随旋转轴运动时的旋转半径,定义该旋转半径为该旋转轴旋转半径;
步骤二:根据各个旋转轴的旋转半径求出各个旋转轴的运动比率,所述的旋转轴的运动比率与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式中,rn为该旋转轴旋转半径,kn为运动比率;
步骤三:从第一行G代码开始逐行读取加工G代码,根据每一行G代码的终点位置与上一行G代码的终点的位置的差值,计算该行G代码各个运动轴的运动量,通过加权平均法求出该行G代码的运动比例系数,直至所有行G代码计算结束,所述的该行G代码的运动比例系数由各个旋转轴的运动比率按照运动量加权平均算出;
步骤四:从第一行G代码开始逐行将原先规划的进给速度乘以该行G代码的运动比例系数,并用算好的结果替代原来的进给速度,直至所有行G代码计算结束;
步骤五:更改好进给速度后的G代码传递给数控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轴联动电火花加工的进给速度后处理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旋转半径为加工中最容易发生放电集中点所对应的电极和工件旋转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3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