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生态路基系统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6483.0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5/46;E02D5/58;E02D5/72;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生态 路基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综合生态路基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管桩施工:管桩为加筋水泥搅拌桩(25)或预应力管桩(31):
加筋水泥搅拌桩(25)施工:桩机就位,保证桩基导向架与地面的垂直度,在传统水泥土桩的施工设备基础上外带夹具夹住压杆(14),先将加筋体(23)与L型定位连接板(28)焊接,随后将压杆与定型化钢板桩尖(24)的压杆限位槽充分接触,随后启动电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边搅拌边切割土体下沉喷浆;同时压杆(14)将定型化钢板桩尖(24)与加筋体(23)下压到土层中,待下压到指定标高后提起压杆,重复搅拌喷浆如此反复,将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随即在外桩体侧下沉一带孔塑料套管(26),内置散体材料(13);
预应力管桩(31)施工:桩机就位,保证桩基导向架与地面的垂直度,随后将限位搁板(32)与预应力管桩(31)上的预埋钢箍(30)焊接,再起吊预应力管桩(31),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然后再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带下压到指定标高后移开桩机,在桩孔中放置一外沉管(33),外沉管(33)与预应力管桩(31)之间挂有散体材料(13);
(2)垫层施工:管桩部分施工完后先浇筑一层透水混凝土承载板(4),随后铺设一层碎石或清宕渣垫层(5);
(3)布置可回收式测斜系统:将立杆(22)与下端板(19)焊接,多点位移计(18)黏贴于立杆(22)之上,确认测斜点位置,随后钻孔,将可回收式测斜系统放入孔中,并进行灌沙填充,再盖上上端板(17);
(4)布置可回收式沉降管(45):底板(37)中心垂直焊接首节测杆(38)组成初始沉降板,沉降板埋设前,预先在土坑内铺设厚度为40mm的黄沙,并垫平压实,将沉降板平放在坑内后,四周用黄砂填实并校正水平,再回填土整平压实;首节测杆(38)嵌入空心连接套(36)下部空心槽,连接固定后再进一步焊接连接;第二节测杆(40)安装前,在侧翼钢板(39)表面预先涂抹固体金属防锈材料,并在空心连接套上部空心槽内添加润滑剂,然后再将侧翼钢板(39)对齐空心连接套(36)上部空心槽,嵌入并旋转固定;
第二节测杆(40)安装完成后,继续回填土料,先将底板(37)周围填料压实,以保护底板(37);首节保护套管内壁距离上端口50mm处均匀焊接4根短钢筋(34),埋设前,管身用土工布缠绕包裹,首节保护套管通过周围填料压实固定后,于上端口放入限位环(41);限位环(41)为双圆环结构,两圆环通过直径为2mm的钢丝绑扎并焊接连接;
剩余测杆及保护套管随填筑提升加高,并且测杆与测杆及保护套管与保护套管之间都采用焊接连接;
(5)加筋土工格栅(8)施工:碎石或清宕渣垫层(5)处开始铺设土工格栅(8),第一层格栅铺设完毕后用预留一部分长度并U型钉固定,填土,碾压;
(6)生态袋(10)堆砌:在路堤临水边坡(44)底端开始放置生态袋(10),并紧贴回填土,垒至一层填土高度,生态袋(10)之间用连接扣(11)牢固连接;
(7)布置排水管(29):在边沟(12)端设置排水管(29),一端埋于生态袋(10)之下,排水管(29)两端用反滤土工布包裹,并设置向外坡度,呈梅花状布置,间距2 m;
(8)加筋土工格栅(8)反包:生态袋(10)堆砌完毕后把伸出路基那部分土工格栅(8)在生态袋(10)一端反折起来固定到该层层面上,再铺设一层土工格栅(8),随后每填一层土压实后堆砌生态袋(10)并反包直至路堤上基层(7)设计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定型化钢板桩尖(24)的横截面为倒梯形,上部焊接有L型定位连接板(28),加筋体(23)与L型定位连接板(28)焊接,同时定型化钢板桩尖(24)设有四个压杆限位槽(27);压杆(14)下部铰接四个枝干(16),枝干(16)的位置与钢板桩尖(24)的四个压杆限位槽(27)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可回收式测斜系统由上端板(17)、下端板(19)、多点位移计(18)、立杆(22)组成,多点位移计(18)外侧设有多点位移计保护层(21),可回收式测斜系统内部采用灌沙填充(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4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箱梁腹板和底板的U形预应力结构
- 下一篇:钢轨轨底焊缝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