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气液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081.4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荣;刘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50 | 分类号: | E05F15/50;E05F3/02;E05F3/04;F15B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7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功能 混合 动力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气液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飞机应急门的开启。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飞机应急系统中缓冲功能由缓冲器实现,动力驱动功能由独立的动力驱动装置实现,存在部件多、可靠性低、重量体积大、故障率和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气液混合动力驱动方式,实现飞机应急门在紧急状态下平稳开启。
本发明的具有缓冲功能的气液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飞机应急门的开启,该装置包括接头、作动筒挡块、作动筒密封接头、充气阀、浮动活塞、阻尼件、活塞杆、壳体、锁端盖、波纹弹簧、和锁销,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储气腔和活塞腔,在活塞腔的上部具有环形隔板,该隔板上方的活塞腔体与所述储气腔联通并安装有充气阀,该隔板下方依次是浮动活塞和活塞杆,且浮动活塞和活塞杆在活塞腔内滑动密封,在活塞杆的上端安装有带阻尼孔的阻尼件,液压油可通过该阻尼件进入活塞杆与活塞腔之间的空间,活塞杆上端具有环形沟槽,下端通过作动筒密封接头固定在活塞腔中;所述接头一端与活塞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应急门连接;锁端盖与壳体活塞腔的下端螺纹连接,其中锁销可在锁端盖中滑动,并在波纹弹簧的作用下可插入活塞杆的环形沟槽以固定所述活塞杆。
所述作动筒密封接头与壳体之间有静密封圈,与活塞杆有动密封圈,挡圈用来固定动密封圈。
锁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塞腔外侧,锁销与锁端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解锁手柄在其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锁端盖,端部与锁销铰接。接头还通过锁紧螺母和止动垫圈和铅封进行紧固。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塞腔上开口,并通过后端盖密封圈密封。充气阀通过充气阀密封圈进行密封。在储气腔上还包括储气腔挡块、储气腔密封接头、储气腔密封接头静密封圈。
有益效果:在飞机上应用具有缓冲功能的气液混合动力驱动,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集成度高、高可靠性、大大减少地面维护工作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因此,该型具有缓冲功能的气液混合动力驱动具有很大的经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图。
1-接头、2-锁紧螺母、3-止动垫圈、4-作动筒挡块、5-动密封圈、6-挡圈、7-静密封圈、8-作动筒密封接头、9-储气腔挡块、10-储气腔密封接头、11-储气腔密封接头静密封圈、12-螺钉、13-后端盖、14-后端盖密封圈、15-充气阀密封圈、16-充气阀、17-浮动活塞、18-阻尼件、19-活塞杆、20-壳体、21-螺钉、22-锁端盖、23-波纹弹簧、24-密封圈、25-锁销、26-螺栓、27-解锁手柄、28-铅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接头1通过螺纹与活塞杆19连接;作动筒挡块4通过螺纹与壳体21连接,并将作动筒密封接头8与壳体21压紧;储气腔挡块9与壳体21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将储气腔密封接头10与壳体21压紧;后端盖13、充气阀16、锁端盖22通过螺纹与壳体21连接;阻尼件18与活塞杆19通过螺纹连接。
活塞杆19在壳体21中前后移动,高压气体通过充气阀16向储气腔中充气;浮动活塞17可以在壳体21中自由移动,因此当高压气体将压力作用在浮动活塞17上时,浮动活塞向无杆腔运动,在浮动活塞17的作用下活塞腔中的液压油产生压强,因液压油通过阻尼孔连通,则使得活塞杆19获得一个沿活塞杆伸出方向的力,在该力作用下活塞杆19伸出,当活塞杆19运动到锁销25位置时,锁销25在波纹弹簧23作用下伸入到活塞杆19的沟槽中,将其锁定。解锁时,操作人员按压解锁手柄27,将锁销25从活塞杆19的沟槽中拉出,实现解锁。
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油经过阻尼件18时产生阻尼力,阻碍活塞杆19伸出,降低其伸出速度,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当有油液泄漏时,浮动活塞17在高压气体作用下向前运动,对活塞腔中因油液泄漏而减小的容积进行补偿,保证腔体中充满油液而无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感应门窗和地板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侧门锁的门信号集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