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辅助驱动集成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1049.1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2D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辅助 驱动 集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车辅助驱动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规定“今 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 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和“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 件产业化。之后国家又下发《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下称《细则》),《细 则》明确指出,产品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主导,重点支持低排量汽车和新能 源汽车,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2015年纯电动客车产销量预计 达8万辆,纯电动客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 主要依靠国家补贴进行推广,降本工作势在必行。
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客车需使用的空调压缩机、液压转向泵(使用液 压转向系统的车辆)、打气泵等附件没有发动机驱动,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使 用电动空调压缩机、电动动力转向泵、电动打气泵等,即在压缩机、液压转向 泵等部件后面加装一个适当的电机作为动力进行驱动,就电动空调压缩机而言, 其成本是传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7-10倍,结构上除了增加一个驱动电机,还需 要增加电机控制器和相关线束。
综上所述,对于纯电动客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电动动力转向泵等附成本 较高,且每个驱动系统均有一个电机控制器及线束,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模块 化且成本低的电动车辅助驱动集成模块。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电动车辅助驱动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 驱动电机、空调压缩机和液压转向泵,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电机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 带与空调压缩机和液压转向泵连接成一个轮系,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动力输 入轴上还设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由整车控制器控制。
本发明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空调压缩机和液压转向 泵分别安装到辅驱支架和转向泵支架上。
本发明所述电机控制器输入高压直流电源,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矢量 控制方法控制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
本发明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通过CAN+和CAN-进行通讯。
本发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风量调节器、A/C开关、 冷暖模式旋钮、车速信号器和档位信号器。
本发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所述整车 控制器根据风量调节器、A/C开关和冷暖模式旋钮这三个开关的状态控制 所述空调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动作,电磁离合器吸合时,空调压缩机处于 工作状态,所述空调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分离时,空调压缩机停止工作。
本发明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车速信号和转速信号并通过CAN通讯把 当前的车速信号和转速信号输入给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同时根据 风量调节器调节信号和档位信号通过矢量控制方式控制驱动电机。
本发明的电动车辅助驱动集成模块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电动车 辅助驱动集成模块通过取消纯电动汽车的电动压缩机和电动转向泵,通过 集成普通车用压缩机和液压转向泵,保证整车制冷功能和转向功能的前提 下,无须借助发动机或额外的电机驱动,节省了电机以及电机控制器,而 且布线更简单,整体结构简化,成本可降低45%;(2)本发明的电动车辅 助驱动集成模块是模块化产品,通用性好,可以在同类产品中直接搭载使 用,纯电动乘用车亦可参考此技术方案进行开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车辅助驱动集成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驱动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辅助驱动集成模块控制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辅助驱动集成模块控制逻辑示意图。
其中:电机控制器1、电机支架2、驱动电机3、皮带4、空调压缩机 5、液压转向泵6、辅驱支架7、减震垫8、转向泵支架9、涨紧机构10、 电磁离合器11、整车控制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门的内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磁制冷的冷链运输车厢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