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循迹抹灰装置及其抹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301.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廖露;吴英;向毅;张小云;柏俊杰;杨如森;施金良;邱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抹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循迹抹灰装置及其抹灰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施工中,往墙壁的立面涂抹灰浆作业,长久以来是由工人手工操作的,其劳动强度高,耗时长,且人工成本也日渐高涨,由机械代替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在实践应用中现有的机械抹灰装置大多只能在一个区域工作,如果需要移动则需要人工干预,另一方面,有些机械抹灰装置设计结构相当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智能循迹抹灰装置及其抹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人工干预来移动抹灰机械装置以及结构复杂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循迹抹灰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循迹小车、水平传送装置、竖直传送装置、抹灰装置、循迹模块以及供灰装置,其中,
所述水平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循迹小车的水平面上,所述竖直传送装置设置在竖直支撑杆上,该竖直支撑杆通过水平移动件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传送装置上,所述抹灰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竖直传送装置上;
所述抹灰装置包括刷灰板、刷浆辊、灰浆供应口以及高压喷浆嘴,所述刷灰板的四周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抹灰周边,所述刷灰板的中间为凹陷的储灰室,所述刷浆辊通过转轴设置在该储灰室的中间,所述灰浆供应口呈Y型,所述灰浆供应管连接Y型的灰浆供应口的主接口,所述灰浆供应口的两个分支接口设置于所述刷灰板的背面,且两个分支接口处分别设置有高压喷浆嘴;
所述供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循迹小车上的灰浆供应泵和灰浆供应管,灰浆在该灰浆供应泵的压力作用下,通过该灰浆供应管输送到所述抹灰装置中;
所述循迹小车的车头处设置有循迹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循迹小车中,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循迹模块和电机,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循迹模块的检测信号来控制驱动电机以调整所述循迹小车的前进方向,且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电机驱动所述水平传送装置或所述竖直传送装置,从而带动所述抹灰装置对墙面进行抹灰。
在所述抹灰装置中设置了刷灰板和刷浆辊,当刷灰板自上而下进行抹灰时,带动设置于刷灰板空腔内的刷浆辊围绕转轴转动,使得抹灰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抹灰装置与所述竖直移动件之间的连接件为L形支架。
为了让抹灰装置能够在墙面上自由旋转角度进行抹灰,避免出现抹灰死角,在所述抹灰装置与所述竖直移动件之间的连接件为舵机与云台的组合结构。抹灰装置通过舵机与云台的组合结构固定在竖直移动件上,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就能实现抹灰装置在墙面上自由的旋转,设计简单,节约成本,其实用性很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迹模块为红外光电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根据该红外光电传感器对路面黑胶轨道的检测信号来驱动电机以调整所述循迹小车前进的方向。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迹模块为距离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根据该距离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循迹小车与墙面之间的距离来驱动电机以调整所述循迹小车前进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传送装置为皮带传送带,所述竖直传送装置为皮带传送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刷灰板为长方形。这种长方形的设计能够解决墙角、边棱等地方不好进行抹灰处理的问题,使得施工无死角。
一种智能循迹抹灰装置的抹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循迹小车放置于待涂抹区域下的轨道上;
S2:灰浆在所述灰浆供应泵的压力作用下,经所述灰浆供应管持续送入所述灰浆供应口的主接口中,所述灰浆供应口的两个分支接口处设置的高压喷浆嘴使得灰浆均匀喷入所述刷灰板中间的储灰室中,同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电机驱动所述竖直传送装置从上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抹灰装置从上向下进行抹灰;
S3:待所述抹灰装置滑动到所述竖直传送装置的最底部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电机驱动所述水平传送装置水平向前移动,移动的距离为所述刷灰板的长度;
S4:判断所述水平传送装置向前移动的距离是否等于预先设定的水平传送装置的长度,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如果不是,则重复步骤S2和S3;
S5:驱动所述循迹小车循迹向前行驶,行驶的距离为所述循迹小车的长度。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步骤S5中所述循迹小车沿地面预先铺设的黑胶轨道进行循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